和平扎實推進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讓產業園成為農民“致富園”
○本報訊 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近日,和平縣委書記鄧卓文到和平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平縣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貝墩腐竹精深加工區調研,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用足用好省的政策,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高質量建設,推動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和平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鄧卓文詳細了解產業園運作模式、生產情況和企業遇到的困難等。據悉,和平縣絲苗米產業園于去年5月獲批建設,規劃建設范圍包括陽明、長塘、大壩、彭寨、古寨5個鎮。產業園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基本形成優勢產業帶,明年絲苗米產業綜合產值有望達到12億元以上。
鄧卓文要求,要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堅持政府引導、協會及企業參與,多渠道、多方式開展和平絲苗米品牌宣傳工作。要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科研院校交流合作,推動絲苗米品種發育推廣項目建設。
和平縣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貝墩腐竹精深加工區項目基地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項目兩期總投資約3億元,將建成廠房面積10萬平方米,手工腐竹生產線200條,全自動腐竹生產線20條,豆制品預制菜生產線50條。一期已完成投資1億元,建成廠房面積近5萬平方米,可實現年產腐竹3000噸、其他豆制品1萬噸以上。
鄧卓文要求,要將腐竹生產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工業化、智能化,大力提升和平腐竹的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同時,帶動和平腐竹上下游全產業鏈發展,聯接一產推動三產,為有創業需求的企業、農戶、就業人員提供公共電商服務平臺,打造鄉村振興電商強鎮。
鄧卓文在調研中指出,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是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關鍵舉措,是探索農民持續增收機制的重要平臺,要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和發展,聚集人才、土地、資金“三大要素”,系統規劃、分類實施,抓住重點、強力推動,不斷提升產業園建設質量、產出效益和承載力,真正讓產業園成為農民“致富園”;要突出優勢特色產業,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延伸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三大鏈條”,推動一產“接二連三”,讓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要充分發揮產業園示范引領作用,健全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大體系”,大力推進“三個六”產業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農業規模化、數字化、現代化,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