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就洪水沖不垮的“堤壩”
——大壩鎮水背村黨支部防汛救災側記
■本報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入汛以來,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的頻繁出現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造成不利影響,防汛救災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大壩鎮水背村黨支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迎難而上、沖鋒在前,鮮艷的黨旗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切實擔負起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政治責任。
危急時刻,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雨情就是號角,汛情就是命令。接到天氣預警信息后,水背村黨支部靠前指揮,黨員干部重心下沉,全面開展防汛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排查工作。5月底的一個晚上,大雨傾盆、河水漲勢迅猛,水背村黨支部聞“汛”而動,迅速進入備戰狀態。水背村干部不顧安危、沖鋒在前,敲著鑼挨家挨戶通知村民轉移。其中,低洼地帶有1戶人家,只有兒媳婦、小孩和癱瘓在床的老人在家,村黨支部書記陳冬獲悉情況后,立刻蹚著深水趕往他們家,背起老人轉移到安全地帶。十幾分鐘后,房子淹沒在洪水中。經過連夜奮戰,低洼地帶53戶206人全部安全轉移?!皝碇軕?,戰之能勝”,水背村黨支部用實際行動為村民筑起“安全墻”。
平時巡防,巾幗支援,齊力防汛
艱難方顯勇毅,危難展現擔當。水背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婦建,通過創新“黨小組+N婦聯執委+N家庭”基層治理模式,為此次防汛救災工作開創了新的局面。汛期以來,在水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婦聯執委巾幗不讓須眉,第一時間組織巾幗志愿者投入到防汛救災中。水背村婦聯執委和巾幗志愿者既是活躍在水背村各個片區的汛期安全宣傳員,協助村黨支部宣傳應急避險知識;也是活躍在水背村各個角落的汛期情報收集員,協助村黨支部排查上報險情,并就近“盯梢”轉移安置人員,嚴防擅自返回情況發生;更是汛期貼心勤務員,協助村黨支部走訪受災的困境婦女、兒童和老人,幫助他們做好災后衛生清潔工作,尤其是對停課在家的事實無人撫養孤兒和留守兒童,還通過上門陪伴、一起觀看防溺水專題片等方式幫助他們安全度汛。
災后自救,同舟共濟,重建家園
災情發生后,水背村黨支部上下一心、凝心聚力,村“兩委”和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沖在一線,同舟共濟重建美好家園。在轉移危險地帶村民后,水背村黨支部迅速組織開展災情統計工作,組織人員安撫慰問受災群眾,從受災村民的吃住行等基本保障入手,確保受災村民“吃得好、穿得暖、睡得安”。集中無害化處理全村被洪水淹死的家禽,走村入戶進行消毒并發放消毒用品,確保衛生防疫過關過硬。不等不靠,對損毀較小的公益基礎設施及早進行修復使用,并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鼓勵村民投工投勞,抓緊開展生產自救,清淤泥、通溝渠、復生產,用勤勞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
關鍵時刻站得出,危急關頭頂得住。大壩鎮水背村黨支部在疾風驟雨中踐行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筑起了防汛救災一線沖不垮的“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