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落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
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訊 特約記者 朱景優 近日,和平縣委書記鄧卓文、縣長張衍彪分別到大壩、浰源鎮檢查強降雨受災情況,要求各鎮各相關部門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落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5月26日8時至27日8時,和平縣北部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降雨過程,全縣平均面雨量為45.8毫米,大壩鎮錄得最大降水量144.6毫米。縣三防指揮部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下車鎮、長塘鎮、上陵鎮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大壩鎮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各鎮干部第一時間進村入戶排查,按照應轉盡轉原則及時轉移危險區域人員。
27日,鄧卓文先后到和平河大壩段、國道238線一處下塌方點、大壩街鎮、高發橋及水背村,實地檢查受災情況。
鄧卓文要求,大壩鎮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將可能存在危險的群眾及時轉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要及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道路、橋梁設置警戒線等必要的防護設施,防止發生二次危險;要繼續全力做好災后重建各項工作,盡快清理街道淤泥,幫助群眾盡快恢復生產、減少損失。縣應急、氣象、水務等部門要加強會商研判,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前調度搶險救援力量,交通、公路、水務等部門要發揮各自職能,及時對道路、水利設施等進行搶修,保障群眾出行安全;要科學規劃完善河道和蓄滯洪區,在全縣的主要河流安裝技術防御系統,全力提高河道防洪能力。
在浰源鎮檢查工作時,張衍彪要求,要始終把群眾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時刻放在心上的責任感,持續做好防御強降雨工作;要進一步加強隱患排查,做好重點場所的安全監測工作,防止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發生;要果斷決策,對危險區域群眾提前轉移,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全力以赴做好災后恢復工作,確保受災區域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