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多措并舉保護古樹名木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優美環境
2022-04-18 09:34:40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特約記者 朱景優 通訊員 余梅花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寶貴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近年來,和平縣多措并舉,加強古樹保護,致力于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優美環境。
在和平東水鎮新坪村雅榕樹下,村民們正在乘涼聊天。村民葉伯告訴筆者,雅榕樹樹高20多米,平均冠幅40米,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1964年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村里的房子都被淹了,當時他們就是靠爬在這株樹上活下來的,所以當地人也都把這株樹稱為“救命樹”。
在彭寨鎮光溪村有株上千年的紅錐樹。據附近村民黃伯介紹,在解放戰爭時期,和平人民義勇隊戰士就是在這株千年紅錐上站崗放哨,這株樹也成為了村里的守護神,見證了該村的建設和發展。
古樹名木是城市綠化、鄉村美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和觀賞價值,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繼承。近年來,和平縣對現存的古樹進行全面普查登記,摸清底子、建檔立卡,并采取多種措施進行保護,讓這些古樹成為歷史的傳承者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受益者,全力守護好這些綠色“活化石”。
據悉,和平現存古樹名木物種豐富,古樹名木包括古樹群登記在冊的共有455株(含千年古樹2株),其中一級古樹17株、二級古樹84株、三級古樹354株。和平以保護管理古樹名木,弘揚植綠、愛綠、護綠傳統,建設生態文明為目標,按照政府指導、社會監督、分級管理的原則,明確管護主體,強化管護責任,多渠道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對古樹名木進行搶救性復壯、維護修剪及病蟲害防治,使全縣古樹名木得到有效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縣區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