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包容 行穩致遠
讓文明之花開遍和平大地
■和平縣城主干道——和平大道。
■和平縣中醫院新院
■2021年9月30日,和平縣陽明鎮中心幼兒園舉辦了“萌娃繪黨心,童心贊祖國”迎國慶繪畫展活動。
□ 和平縣城新貌
核心提示
近日,省文明委通報2021年全省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和平縣在全省20個縣級文明城市中排名第三,比2020年排名第9進位6名,取得和平縣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的最好成績,實現了新一輪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門紅”。
2021年以來,和平縣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育民、創建靠民,扎實推進文明創建工作,持續完善各項城市配套功能設施,城市發展空間格局實現質的飛躍,城市品位穩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日益提高,和平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文明創建工作贏得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認可和積極參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自啟動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和平縣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美麗風暴”“文明風暴”“幸福風暴”。這些“風暴”已轉化為和平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具化為市民向上向善的自覺行動。
在看得見的巨變和看不見的漸變中,一幅波瀾壯闊的文明畫卷正在展開,一座文明和諧的幸福之城正在崛起,幸福逐漸成為和平人的“微表情”。
以“令”為綱 掛一張作戰長圖
文明創建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也是持久性工程,絕非一日之功。基于此,和平縣委、縣政府明確:必須堅持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屆接著一屆干。
近年來,和平縣牢固樹立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育民、創建靠民的工作宗旨,高位推進,健全機制,為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把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和平縣分別召開2021年縣文明委第一次(擴大)會議暨創建第七屆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動員會、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印發《關于調整和平縣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成員的通知》,成立了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構架“1+13”工作機構,即1個創文領導小組辦公室和13個專項工作組,具體負責落實各項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形成長效有力的管理機制。各責任單位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相關股室責任包干”的工作機制,讓責任落到實處。
同時,印發了《2021年和平縣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工作要點》《2021年和平縣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操作手冊》等文件,明確責任單位以及考察標準,把測評標準、測評內容細化量化分解到每個單位、每條道路、每個街巷,層層壓實責任,明確指出怎么干、干什么、干出什么樣。除此之外,縣創文辦還對上一輪文明創建工作進行梳理總結、查漏補缺,督促各責任單位認清文明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并明確整改要求,確保整改時效。
指揮在前,落實在后。一場又一場的調度會、推進會、督辦會,把各個方案落到實處,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一把手”靠前指揮,掛圖作戰、現場辦公,骨干隊伍全程把控,具體工作層層落實,奏響了文明城市創建的大合唱。
以“人”為本 造一座幸福之城
文明牽著民生,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的每項標準都對應著民生的方方面面。在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的過程中,和平以“人”為本,大力實施集貿市場、城市道路等提升工程,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集貿市場提升改造,讓城市的“煙火味”更濃了。和平縣對縣城的集貿市場進行高標準、高規格提升改造,同時,新建南園、福和、陽明等3個農貿市場并投入使用,有效解決硬件設施老舊、環境衛生臟亂差等突出問題。目前,縣城大部分集貿市場已完成提升改造,面貌煥然一新,讓群眾享受到了舒適的購物體驗。
城市道路提升改造,讓市民的出行更便捷了。大環城公路一期建成通車,“兩路一廣場”、安置小區等高鐵新區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環境衛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城市“六亂”等難點堵點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城市品質和形象不斷提升。市政設施不斷完善,加大市政設施維護力度,對重點路段實施精細化管理及維護,打造和平縣良好的市容市貌,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提高市民幸福感。
此外,和平縣還錨定創建重點項目,補齊民生短板,夯實創建以“人”為本的根基,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有力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圍繞和平縣“15分鐘健身圈”,推動社區體育公園試點、行政村(社區)綜合體育設施建設,推動全民健身路徑實現社區全覆蓋;不斷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一景區一策”的模式激活林寨古村、興隆民俗村等發展;福星中學建設投入使用,緩解學位壓力,縣婦幼保健院新院、縣人民醫院二期、縣中醫院新院建設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和平縣堅持走好群眾路線,把文明城市創建與解決百姓最關心、最現實、最急迫的問題緊密結合,努力讓人民群眾滿意,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以“德”為鄰 樹一縣文明新風
精神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和靈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文明素養,對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至關重要。2021年,和平縣以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目標,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為抓手,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線,充分發揮文明實踐中心的輻射作用,搭建城鄉同頻共建的橋梁。
和平縣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融媒體中心和“學習強國”等陣地,堅決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推進公共服務提檔升級,全縣已掛牌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4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2個,建立完善了“縣實踐中心——鎮實踐所——村(社區)實踐站”三級組織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實現了100%覆蓋。
印發《和平縣2021年文明創建主題實踐活動方案》,組織280余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開展“疫情防控我先行”“衛生清潔”“送戲下鄉”“義診義修”“義務植樹”“暖冬行動”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800余場次,覆蓋18.3萬余人;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25場,覆蓋26.3萬余人。
開展身邊榜樣人物選樹活動,深度挖掘群眾身邊的凡人善舉,廣泛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等評選活動,打造“和平好人”名片等,發揮活動榜樣載體的引領作用,傳播正確價值觀念,進一步提升群眾文明素養。
近年來,和平縣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印發《關于開展2021年度和平縣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評選的通知》等文件,全縣涌現市級以上文明村鎮47個、文明單位6個、文明家庭(最美家庭)10戶、文明校園18個。
與此同時,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和平好人”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廣泛開展“身邊好人”等先進榜樣人物選樹、道德講堂等各種主題實踐活動,涌現“中國好人”1人、“廣東好人”3人、“河源好人”11人、“和平好人”53人,和平縣“最美人物”244人。開展道德講堂活動200余場,在全縣刊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民公約等公益廣告18萬條次,通過縣融媒體中心、和平發布等平臺加大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刊播相關報道56篇,志愿服務活動報道163篇,覆蓋6萬余人。
此外,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行動,推動移風易俗、倡導講文明樹新風等活動,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持續優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環境,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10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6次,涌現出市級新時代好少年6人、縣級新時代好少年36人。在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愛國主義班會、思政課等6000余節。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黨”等主題活動652場次,3萬多家庭參與“大手牽小手”家庭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在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征程中,和平煥發出越來越強勁的生機與活力。開放包容,行穩致遠,和平必將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實現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夢想。
■組稿:本報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圖片:和平縣攝影協會
和平縣陽明攝影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