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和平縣搶抓贛深高鐵通車機遇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大道如虹筑坦途 通達和平迎騰飛

2021-12-10 15:35:00 來源:河源日報

47afd6d451775e61c9f19771df14f36c_1210048_001_01_s.jpg

□ 贛深高鐵和平北站 馮曉銘 攝

62d8b9dffc536dff43fa7b7f80158479_1210048_001_02_s.jpg

□ 粵贛高速公路和平上陵段 黃玉逵 攝

dc24cf8558445f10d1560bf51e1d41e7_1210048_001_03_s.jpg

□ 和平縣城,主干道和平大道穿城而過。 黃玉逵 攝

從“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土路、沙礫路到直通家門口、寬闊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從偏遠落后的山區小縣城到貫通南北的廣東門戶;從屈指可數的省道、國道到高鐵、高速、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等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運輸體系;從雙腳丈量到抬腳上車……每一項巨變無不展示著近些年來和平交通事業發展的豐碩成果,見證著社會的進步和變遷。

近年來,和平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群眾出行更加便捷,經濟發展提檔加速,奏響了交通改革發展的“最強音”,通達和平實至名歸。

往返深和不費勁 一日多地游成現實

歲末將至,若是往年,家住和平縣彭寨鎮的陳先生,肯定又會為回家而頭疼。春運期間,坐客運大巴走高速公路到和平,高峰期塞車是常有的事;坐火車,先不提能不能提前搶到票,就算搶到了,火車上也是人擠人。但是今年,提到春節回家過年,陳先生非但沒有表現出擔憂,興奮之情反而溢于言表,因為他知道,贛深高鐵就要通車了。

談及往年春節回家難,陳先生的妻子鄭女士雖然在和平本地工作,但也感同身受。以往陳先生搶不到火車票,只能去客運站坐大巴回來,每逢春節,武深、長深高速都是堵上加堵,在導航上看路線都是一“紅”到底, “早上問他到哪了,他說剛出深圳到惠州,等到晚上天黑了再問他,才往前挪了幾十公里,備好的晚飯都要變成隔天的早餐了。”鄭女士打趣道。

“自2017年來到深圳務工之后,每一年都盼著贛深高鐵的通車,日盼夜盼,可算是盼到了!”隨著贛深高鐵的正式通車運營,陳先生回家終于可以告別以往的窘況。乘坐贛深高鐵從深圳北站出發,不用一個小時便能到達和平北站,屆時再乘車從高鐵站回彭寨鎮,時間不過30分鐘,全程加起來才一個多小時,既方便又快捷。“以后每逢周末就可以回一趟家,就算是早上睡個懶覺再起床出發,中午也能吃到家里熱乎乎的飯菜。”陳先生感慨道,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對于通車后有什么出行計劃,陳先生和鄭女士則表示,雙方除了會經常互相往返深和兩地,還可利用周末時間乘坐贛深高鐵到沿線城市游玩,生活會因此變得豐富多彩。

陳先生的愿望其實是絕大部分在深務工的和平人的愿望,既樸素又真實。隨著贛深高鐵貫通和平,多城變一城的“同城效應”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和平人將利用周末,與家人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愜意旅行,“一日游多地”不再是夢。

交通品質顯著提升 樞紐地位顯著增強

贛深高鐵,是京九高鐵最南段,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正線全長436.37公里,設計最高時速為350公里。其中,和平段全長67.9公里,隧道35座、長約41.7公里,橋梁65座、長約1.6公里。涉及9個鎮36個村。

贛深高鐵全線通車后,將大幅縮短區域內各城市間的時空距離,深圳至江西贛州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7小時左右壓縮至2小時左右,河源到深圳最短旅時僅需40分鐘左右,東莞、惠州到深圳最短旅時僅需30分鐘左右,粵港澳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和粵贛兩地“兩小時經濟圈”基本形成。

交通基礎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先導帶動作用。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贛深高鐵設站和平,是和平打開“山門”的黃金鑰匙,是和平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贛深高鐵的通車,不僅改變了和平的區位條件,使和平到達河源市區以及深圳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承接及輻射周邊的能力顯著提升,與粵港澳大灣區、贛州老區的產業與經濟交流得到加強,和平縣的交通格局也由“鐵路、高速公路時代”進入“高鐵時代”,大大改變了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經濟要發展,交通需先行。”贛深高鐵的通車運行,僅是和平縣在“十三五”時期大交通格局加快完善、交通品質顯著提升、交通樞紐地位顯著增強的一大縮影。“十三五”期間,和平加速構建全域交通,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積極銜接,多個交通項目或開工建設,或順利完工,呈現出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力促和平實現跨越發展:大環城公路一期、東水東江大橋、林寨大橋建成通車,大環城公路二期建設穩步推進;贛深高鐵正式通車運營;完成國道238線、358線路面改造58公里、省縣道改造172公里;新建和改造“四好農村路”800公里,實施“暢返不暢”、窄路基路面拓寬工程495公里,200人以上通村組硬底化全面完成;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樁)44個;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外聯、內暢、立體”的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

規劃圖變為實景圖,一個個重點交通建設項目,一條條康莊大道,正在和平大地上鋪展開來。一系列的成就,彰顯著全縣路網結構、路域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交通呈現“加速度”發展,交通運輸事業實現了“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式發展,內聯外通、高效銜接、功能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的基本形成,為和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力量支撐。

■展望“十四五”  和平前景宏闊 任重道遠

和平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上游、粵贛邊境的九連山區,東連龍川,南鄰東源,西毗連平,北與江西省定南縣、龍南縣接壤,南距廣州市318公里,北距贛州市250公里,是京九鐵路、贛深高鐵、粵贛高速南下入粵第一縣,廣東沿海地區向內地輻射的一個窗口,區位優勢突出而明顯。

“十三五”時期,作為和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投入大發展的五年,全縣交通運輸進一步煥發強勁活力,呈現勃勃生機。“十四五”時期,在“融灣”“融深”的大背景下,和平縣將按照“灣區所向、深圳所需、和平所能”要求,搶抓高鐵通車的機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譜寫全新的發展篇章。

聚力發展高鐵經濟。和平將借助贛深高鐵建成通車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與人氣,圍繞打造和平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區域平臺的目標,高標準建設站城一體、業態融合的高鐵新城。通過加快建設集高鐵、鐵路、公路等多種客運方式的綜合交通體系,推進高鐵新區啟動區開發和安置小區建設,以及配齊配全商業服務業設施、公共管理服務設施及綠地廣場等公用設施,打造和平城市形象展示窗。積極參與深河區域合作新機制探索,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吸納“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發展外溢的優質要素資源,引領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等現代要素向高鐵新區集中集聚,打造現代服務輻射區。加強景區景點與高鐵站對接聯動,促進高鐵與旅游整合升級發展。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加快規劃建設高鐵新區物流產業園,探索“高鐵+物流”現代服務新模式,助力和平特色產品走向各地。

優化提升交通效能,推動交通設施與內陸市場互聯互通。和平將充分發揮區位及交通便利的優勢,緊緊抓住新一輪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加快推進高鐵新區綜合樞紐開發建設,打造多元交通方式無縫換乘的立體交通樞紐。積極配合粵贛高速擴寬改造,主動對接謀劃河惠汕高速北延、梅河韶高速、國道238線縣城過境段西移及上陵過境路段東移等項目前期工作,致力將和平打造成為內陸連接“雙區”的便捷通道、“雙區”進入內陸的樞紐門戶。加快推進主要省縣道改擴建工程,實施農村公路路網連接工程、農村公路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謀劃旅游路、產業路和資源路建設,推動“四好農村路”擴面提質。加快完善交通功能、增強服務能力,利用好贛深高鐵、京九鐵路、粵贛高速公路等交通優勢,發揮智慧雙創物流園作用,高水平謀劃、著力發展倉儲物流、智慧物流等現代物流業,致力將和平打造成為集聚“雙區”和內陸市場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等發展要素的新高地。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促進工業園區、高鐵新區、新城核心區、老城區“四區”融合發展。和平將強化空間管控,落實縣“十四五”國土空間規劃和區域規劃編制要求,推動建設用地資源向縣城、中心區域、重大發展平臺傾斜:加快工業園區及周邊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推動“產城融合”“城園互動”,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園區;加強高鐵新區商貿旅游、公共服務和管理配套等設施建設,打造成為和平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完善新城核心區生態功能、社會功能、金融功能、服務功能、創新功能體系,建設成為城市品質之區;加強“三舊”改造的頂層設計,注重保護和合理利用老城區的歷史文化資源,改造提升為美麗宜居老城區。

數十載滄桑巨變,數十載春風化雨。和平縣交通事業發展突飛猛進,讓廣大人民群眾盡享改革發展紅利。新時代,在“交通強國”的發展方向引領下,和平縣必將掀起新一輪干事創業的大潮,譜寫出交通改革發展的嶄新篇章。

□ 組稿:本報記者 梁驅遠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