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粵第一站 融抱大灣區
攜手高鐵時代 品味魅力和平
和平是廣東北大門,是贛深高鐵南下入粵第一站,隨著贛深高鐵的開通,和平的區位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凸顯。
贛深高鐵的開通,將對和平縣融入深港共建國際大都市3小時經濟圈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成為依托珠三角發展的“近水樓臺”,具有承接產業轉移最直接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增強了和平與河源市區、廣州、惠州、深圳、東莞、江西贛州的交通聯系,成為連通粵贛兩省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交通節點。
和平北站位于和平縣城東部,周邊有高鐵、京九鐵路、國道省道。高鐵時代的到來,勢必為和平帶來積極影響,和平縣委、縣政府將充分利用這些積極因素,為和平創造新的發展條件和機會。
著力打造與“雙區”同水平的營商環境。充分借鑒“雙區”改革創新成果,深化“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政務服務改革,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提升便利程度、縮減辦理時間,全力留住來和平投資創業的主體。
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發展。高鐵的開通將帶來更多人流,和平將充分利用本土“紅”“古”“綠”等旅游資源,加強旅游設施建設,著力完善旅游規劃,精心培育旅游景點,設計精品旅游線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旅游、休閑、康養目的地。
建好產業承接平臺。持續推進福和產業園區北擴工程,加快完善大壩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逐步優化園區空間和產業布局,加大力度清理閑置用地和廠房,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競爭力、吸引力,確保來和平的項目談得成、能落地。
高標準建設高鐵新區。嚴格按照高鐵新區規劃,著力建設集高鐵、鐵路、公路等多種客運方式的綜合交通體系,完善高鐵新區配套設施,加快規劃建設物流產業園,引領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等現代要素向高鐵新區集中集聚,全力將高鐵新區打造成為和平對外展示形象的閃亮窗口和亮麗名片。
著力發展倉儲物流業。用好贛深高鐵、京九鐵路、粵贛高速等交通優勢,發揮智慧雙創物流園作用,高水平謀劃物流業發展,加快建設大型倉儲設備,打造粵贛現代物流重要集散地。同時,加快完善交通功能、增強服務能力,著力發展倉儲物流、智慧物流等現代物流業,致力將和平打造成為集聚“雙區”和內陸市場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等發展要素的新高地。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促進工業園區、高鐵新區、新城核心區、老城區“四區”融合發展。強化空間管控,落實縣“十四五”國土空間規劃和區域規劃編制要求,推動建設用地資源向縣城、中心區域、重大發展平臺傾斜。加快工業園區及周邊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推動“產城融合”“城園互動”,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園區。加強高鐵新區商貿旅游、公共服務和管理配套等設施建設,打造成為和平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完善新城核心區生態功能、社會功能、金融功能、服務功能、創新功能體系,建設成為城市品質之區。加強“三舊”改造的頂層設計,注重保護和合理利用老城區的歷史文化資源,改造提升為美麗宜居老城區。(本報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和平榮譽榜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
●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中國溫泉之鄉
●廣東省林業生態縣
●廣東省教育強縣
●廣東省旅游強縣
●廣東省衛生縣城
●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
●和平獼猴桃國家地理標志
●嶺南特色水果產業示范縣
●非金屬礦產之鄉
●稀土之鄉
●獼猴桃省級農業現代產業園
●腐竹省級農業現代產業園
●林寨古村是廣東省首批27個古村落之一,擁有“全國最大四角樓古建筑群”。先后獲評“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廣東最美古村”等榮譽稱號
●熱龍溫泉度假村位于熱水鎮,是“國家級4A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國環境藝術示范基地”,獲批為省級旅游度假區
●貝墩鎮武聯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大壩鎮石谷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