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要求加快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本報訊 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10月14日,和平縣委書記鄧卓文率隊到商貿企業、旅游景區、民俗文化村等地,專題調研第三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摸清現狀、找準問題,理清思路、明確方向,加快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打造和平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當天,鄧卓文先后來到廣東堅強百貨有限公司、和平縣“印象新天地”商業綜合體項目、林寨古村、熱水鎮馨洞居民宿、熱龍溫泉度假村、熱水鎮興隆民俗文化村等地,通過走訪交流、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深入了解該縣第三產業發展情況。
據悉,今年上半年,和平縣第三產業增加值達35.44億元,同比增長11.7%,占GDP的比重為60.3%。
鄧卓文指出,和平縣第三產業發展有基礎、有資源、有機遇、有前景。隨著“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的深入推進以及贛深高鐵即將開通,第三產業發展將迎來巨大的機遇期。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樹牢“一盤棋”思想,搶抓機遇、超前布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深的眼光,對加快推動第三產業發展作出部署和謀劃。
鄧卓文要求,要高度重視第三產業發展。一要摸清產業底數,確保分類細、底數清、狀況明,切實為和平謀定第三產業的發展方向提供決策依據,做大做強服務業;二要注重規劃先行,科學系統編制土地利用、交通運輸、農林產品、全域旅游、現代物流、商貿服務等各種業態的專項發展規劃;三要突出政府作為,重點支持現代化水平高、成長性強、發展前景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推動形成以傳統服務業為基礎、新興產業為支撐,布局合理、城鄉共同發展的第三產業發展新格局。
他要求,要緊盯重點發展第三產業。一方面,要通過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構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造旅游產業集群,全力發展全域旅游;要堅持旅游產業全域布局、旅游產品全域構建、旅游品牌全域營銷、旅游環境全域打造的要求,加快“融深”“融灣”步伐,緊密對接“雙區”市場和居民要求,著力將和平打造成為“雙區”綠色康養重要目的地。另一方面,要通過完善商貿市場體系、加快商貿服務業態創新、壯大商貿市場主體,著重發展縣城商圈;要加快縣城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著力構建城區商貿發展中心,推動商貿服務業發展提速、水平提升。
他要求,要培育壯大新業態、新產業。一要積極培育消費新業態,做全與暢通消費鏈條、制定城鄉有別的消費政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二要積極培育生產性服務業,對符合該縣產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和產業集聚需要的創新項目要重點扶持;三要積極培育生活性服務業,以增進人民福祉、適應消費需求為主線,以著力增加有效供給、著力提升服務質量、著力改善消費環境為重點,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他指出,要大力推動市場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內部市場,引導群眾在提高衣食住行質量的同時,也注重文化生活和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緊密對接外部市場,緊抓贛深高鐵開通重大歷史機遇,積極拓展“雙區”高端市場。
他要求,要積極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一方面,要注重全域旅游帶動,推動旅游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服務升級,促進旅游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和品牌植入,深入挖掘客家文化、陽明文化等文化資源,突出把文化植入到服務業的方方面面,著力打造和平特色服務業品質品牌。
他還要求,要全面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堅持與時俱進,構建“小政府大市場,小政府大社會”格局,推動政府職能從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全面建設為民、務實、廉潔和高效的服務型政府,做到遵循市場規律、加強政策引導、強化正面激勵、強化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