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和平:凝心聚力謀發展 砥礪奮進譜新篇

2020-12-09 10:31:46 來源:河源日報

■深圳福田(和平)智慧雙創物流園

■和平縣婦幼保健院新院正在抓緊建設

■盈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自動生產線

■和平和深圳市福田區深化合作共建,推動園區平臺建設,加快產城融合、城園互動,智慧生態現代產業新城已初具規模。

核心提示

有一種信念,它在堅韌不拔中砥礪前行;有一種精神,它在革故鼎新中拼搏奮進;有一種理念,它在勵精圖治中開拓創新……這樣的信念、精神和理念,就是支撐和平縣經濟社會砥礪奮進、鏗鏘前行、追趕超越的不竭能量。

“兩年投入10億元,擴園2平方公里,新簽約項目31個,投產項目23個,智慧‘雙創’物流園投入使用;和盛食品、廣州天生衛康等項目落地建設,產業園吸引力、承載力、集聚力得到有效提升,新城核心區、高鐵新區、產業園區、老城區‘四區融合’發展步伐加快。”這是和平縣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報告提交的成績單,和平人民備受鼓舞,感受到了和平勢不可擋的發展勢頭,與和平縣委、縣政府迫切發展和平、建設和平的意愿產生強烈共鳴。

2019年,和平縣委、縣政府緊密對標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兩個河源”發展思路,以“融深”“融灣”為目標,立足縣域實際,科學謀篇布局,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優化空間布局,科學提出了生態和平、現代和平“兩個和平”發展思路,致力將和平建設成為智慧生態現代新城,開創了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騰飛的新局面,全縣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產業園區越做越旺

智慧生態現代產業新城初具規模

道路寬闊平整,廠房錯落有致,集裝箱貨車來來往往,小學、幼兒園、居民樓、酒店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在粵贛高速公路和平出口處,一個頗具規模的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拔地而起。2006年,在廣東省大力推動產業轉移和對口幫扶的背景下,河源市和平縣與深圳市福田區合作共建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下稱福和產業轉移園)。近年來,福和產業轉移園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重大機遇,不斷加快“融深”“融灣”步伐,主動對接“雙區”產業布局,深化福(田)和(平)合作共建,推動園區平臺建設,加快產城融合、城園互動,智慧生態現代產業新城已初具規模。

2006年前,福和產業轉移園園區所在地還是荒山野嶺,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和平工業發展的主戰場。交通發達、配套完善、入駐企業越來越多,初步形成了以鐘表制造業為主導,兼顧電子、服裝、物流、制藥等多種行業的產業格局,已成為人們投資興業、安家落戶的好去處。目前,入園企業共165家,合同投資總額260.5億元。

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福和產業轉移園的發展是和平經濟發展呈現的一方面。今年以來,和平縣大力推進轉移園開發建設,通過申報,福和產業轉移園集聚區和大壩產業集聚區共444萬平方米于2019年1月成功納入省產業轉移園范圍,享受產業轉移政策。同年年底,和平縣委、縣政府召開產業轉移園擴園工作聯席會議,開啟園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大壩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始招標,福和產業轉移園集聚區開始征地拆遷。和平申請2.7億元地方債推動兩個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集聚區開發工作正有序推進。

在擴園的同時,園區原有基礎設施等也在不斷優化。福田區新投入2億元幫扶資金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福和智慧“雙創”物流園建成投入使用,福和幼兒園、和平縣圖書館新館、和平縣文化館新館等民生工程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縣婦幼保健院新院順利封頂。通過不斷開發建設和優化管理,園區擴能增效成效顯著,吸引力、集聚力、帶動力增強,產業、人才、科技等要素持續向園區集中,園區越做越旺。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16.9億元、增加值23.1億元、工業稅7610萬元,分別增長7.1%、8%、14.6%。2020年1至10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5.9億元、增加值10.1億元、稅收6286萬元。截至2019年,園區有科技型中小企業15家,占全縣的88%;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占全縣的100%;有省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占和平全縣的100%;有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2家,占和平全縣的92%。

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項目是穩增長的第一動力,是調結構的第一抓手,是惠民生的第一支撐。和平縣婦幼保健院新院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在緊張忙碌地作業趕工;大環城路二期項目工地上,機械轟鳴,車輛穿梭……今年以來,和平縣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大對復工復產企業支持力度,火熱的項目建設場景隨處可見。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和平縣列入省市重點建設項目15個,年度投資計劃21億元。今年前9個月,省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5.93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75.9%。15個省市重點項目中投資進度超過時序進度(75%)的有11個,其中縣婦幼保健院新院、國道238線定河橋至桃源段路面改造工程、國道358線興隆中橋至芬沙段路面改造工程、星星中學4個項目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項目建設是推進城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今年以來,和平縣切實強化重點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把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相關責任單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該縣定期召集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項目協調推進會,掌握每個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協調解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實施;持續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改革,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實施項目概算、規劃選址、財政評審、施工報建等連審快批,提高項目審批效率。推行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一網通辦”,推進“不見面審批”服務落地見效,優化政務服務;建立健全部門聯動協調機制,加強統籌和分類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選址用地、財政資金、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和行政審批服務保障工作,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招商引資持續發力

引優質項目“落地生根”

今年3月9日,合同投資總額10億元的廣東和平藥業有限公司項目正式開工建設;10月26日,合同投資總額10億元的和平縣長豐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動工。

今年以來,和平縣以“四個關鍵詞”為總抓手,戰疫情、抓發展,穩經濟、保民生,交出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合格答卷。該縣緊緊抓住上項目、擴投入這個關鍵不動搖,立足良好的區位條件、日趨完善的載體功能、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按照“產業強縣”目標,積極探索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專業招商和中介招商等招商模式,通過“走出去”招商推介和“請進來”考察對接,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持續發力,先后集聚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項目建設呈現良好態勢,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招商成績單。

據悉,今年以來,和平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因素,成功舉辦和參加了2019年秋季經貿活動、河源2019粵港工商社團投資年會、深河指揮部精準招商活動、2020年春季經貿活動,同時全力促進經貿活動成果轉化,推動項目履約動工、建成投產。2019年,僅福和產業轉移園意向投資項目55個,意向投資總額158.7億元;新簽約項目15個,合同投資總額62.5億元;新開工項目14個,合同投資總額39.6億元;新投產項目11個,完成投資10.4億元。

今年以來,和平縣積極適應疫情防控新形勢,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良好成績。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至11月,園區在談項目38個,意向投資總額153.3億元;新簽約項目16個,合同投資總額53.5億元;新開工項目11個,合同投資總額45億元;新投產項目10個,完成投資10.3億元。園區產業平臺不斷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步形成。

■組稿:本報記者 劉昕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通訊員 吳大海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