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召開
全力打造“五地”,奮力構筑“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新局
○本報訊 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中國共產黨和平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于9月22日在和平縣城召開。全會提出,要找弱點攻難點抓重點,全力打造成為“雙區”輻射大內陸的重要連接地、先進制造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優質農產品的重要供應地、綠色康養的重要目的地、粵贛現代物流的重要集散地,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標桿,奮力構筑“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新局。
全會認為,黨的十九大以來,縣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現代和平引擎作用明顯增強,生態和平發展優勢不斷凸顯,“融深”“融灣”軟硬聯通加快完善,各類重大風險挑戰有效應對,各項重點工作穩步有序推進,“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建設各層面工作成效明顯、勢頭良好。
全會指出,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是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面對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握大局大勢,堅決扛起省委、市委賦予的重大職責使命,搶抓“融深”“融灣”和贛深高鐵建設兩大機遇,集中精力辦好和平自己的事情,推動“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建設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筑新局。
全會提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大局”和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推動“雙區”建設兩大國家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堅定信心決心,堅定不移推進“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建設向縱深發展,奮力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在服從服務全國、全省、全市發展大局中實現綠色崛起。
全會強調,要找弱點攻難點抓重點,全力打造成為“雙區”輻射大內陸的重要連接地、先進制造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優質農產品的重要供應地、綠色康養的重要目的地、粵贛現代物流的重要集散地,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標桿,奮力構筑“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新局。要決戰脫貧攻堅,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縱深推進鄉村振興;要踐行“兩山”理念,全面筑牢生態屏障,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健全生態保護機制,鞏固提升生態優勢;要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優勢農業、綠色工業、康養產業發展,加快謀劃山水文章,構建生態產業體系;要打造“三大”平臺,把產業園區打造成為支撐和平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功能平臺,把“一區兩園”打造成為引領和平未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綜合平臺,把高鐵新區打造成為撬動和平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平臺,加快提升發展質效;要暢通產業、市場、經濟社會“三大”循環,努力融入雙循環體系;要堅持雙輪驅動,完善城鄉規劃體系,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全會強調,要搶抓機遇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不斷增強“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建設新動能。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現代化交通路網建設,補齊公共衛生設施、應急救援體系、地質災害防治、城鄉環境基礎設施等領域短板,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強水利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融深”“融灣”的發展環境;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融深”“融灣”的市場環境;要深化投資領域改革,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提升投資領域要素配置效能,深化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改革,完善“融深”“融灣”的制度環境。
全會要求,要發揚主人翁、開荒牛、釘釘子精神,提高站位抓落實、壓實責任抓落實、完善機制抓落實、擔當作為抓落實,用心用情用力,苦干實干巧干,把全會各項部署抓細抓實抓到位,推動“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建設取得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