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高新區

河源國家高新區

全力以赴拼經濟、拼項目、拼發展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做厚制造業家當

2023-09-19 15:20:16 來源:河源日報

d31f3ec7f4e942dc2566d8483d789576_hyrbs0919009_001_01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今年全力以赴拼經濟,拼出高質量、拼出加速度、拼出好業績,交出一份令人鼓舞的高新區答卷。

c925bba6588c1c9b85c1f3fb38386f5b_hyrbs0919009_001_02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機械與模具企業迎來新的生力軍,總投資10億元的喬豐科技項目首期投產。

核心提示

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按照我市打造“1+3”產業集群、“綠色崛起”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深入實施“產業集群打造攻堅年、主平臺申報建設攻堅年、產業空間拓展突破年、管理服務質量提升年”四個年活動,大力開展“產業集群能級提升、招商引資全年攻勢、省級主平臺申報建設、產業空間突破、項目建設提速、創新人才協同發力、國企改革、產業環境提升”八大攻堅戰行動,全力拼經濟、拼項目、拼發展。

9月19日,在河源市2023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投產儀式暨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招商推介會上,河源國家高新區將簽約項目13個,計劃投資總額52.1億元,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75.4億元。

項目為王快動工。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35個項目動工建設,總投資109.65億元,2023年計劃投資23.4億元。以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項目為代表,涵蓋全國龍頭水生產企業、水設備、及水經濟產業園基礎設施等各項目類型。

企業投產添動力。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28個項目先后投產,總投資約75億元,2023年預計實現產值18.5億元。其中,京泉華項目預計實現年產值10億元,禾望電氣項目預計實現年產值5億元,為產業規模擴大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前8個月,河源國家高新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98.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1.5億元,新增規上企業10家,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額75.2%。河源國家高新區拼出高質量、拼出加速度、拼出好業績,實現經濟平穩向好發展,經濟發展韌性更強、后勁更大,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令人鼓舞的高新區答卷。

以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投產儀式暨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招商推介會的舉行為契機,在即將到來的第四季度,河源國家高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爭分奪秒拼項目、加壓奮進拼經濟、攻堅克難拼發展,力爭圓滿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

強經濟

提升產業能級 做厚制造業家當

今年,河源國家高新區擂響打好產業能級提升攻堅戰的戰鼓,加快推進三大主導產業集群建設,產業集群打造取得扎實成效。今年以來,快裕達新材料、紫泉飲料等35個投資額5000萬以上重大項目實現新動工;新投產項目28個,合同總投資額約75億元,預計可新增產值18.5億元,其中卓翼科技、今麥郎、禾望電氣、京泉華、華益盛等新投產企業,生產走上正軌,為產值增長作出貢獻,成為新動能、新支柱,展現勃勃生機活力。

電子信息產業新賽道開拓,呈現產業新動力。今年前8個月,河源國家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42.8億元。

河源國家高新區圍繞中興通訊、卓翼科技、西可通信、中光電通訊、美晨通訊等現有龍頭企業引進了一批上下游配套企業。不僅如此,高新區瞄準產業發展趨勢,將能源電子作為拓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新賽道,并且成功引進了以禾望、京泉華、麥格米特等3家A股上市公司為代表的能源電子龍頭,并加快推動能源電子頭部企業麥格米特三期、能源電子產業上下游項目及皓吉達等細分領域高成長項目簽約落地。

作為新落戶河源國家高新區的電子信息新能源賽道的龍頭企業,今年,河源市京泉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已成功申報上規企業,今年有望完成產值10億元,未來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50億元以上。其母公司京泉華科技公司是一家集電源開關、磁性元器件、特種變壓器等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已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磁性元器件和電源行業具有競爭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的專業生產制造供應商,特別是在電子變壓器細分市場領域排名國內第一。

河源市禾望電氣有限公司也是河源國家高新區的新投產企業之一,今年預計實現年產值5億元。禾望電氣項目由深交所上市公司深圳市禾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后者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電控系統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為了國內新能源領域領先的電力電子企業。

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龍頭聚集,產業鏈加快配套。今年前8個月,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5.2億元,同比增長27.5%。

河源國家高新區在聚集了農夫山泉、今麥郎、百家鮮、飯飯得等水飲料及食品企業的基礎上,加快水經濟產業園發展布局,建立了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招商地圖和招商目標企業庫,著重圍繞知名食品飲料企業開展精準招商,新引進了紫泉飲料、白象食品等龍頭企業,水經濟產業孵化基地引入首批相關產業項目。

機械與模具產業聚焦汽車模具領域,標桿企業陸續投產。河源國家高新區聚集了龍記、華益盛、金三維等一批國內重點骨干模具企業、模具龍頭企業。今年6月,喬豐科技河源項目首期工程建成試產,將原來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租賃廠房的設備和生產線全部搬遷過來,并開始承接部分深圳公司的訂單和產能。喬豐科技實業(深圳)有限公司選擇在河源國家高新區投資落戶,總投資10億元,總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該企業是我國領先的塑膠和模具制造商之一,主營產品汽車前裝面板占到國內將近20%的市場份額,在精密制造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為奔馳、寶馬、大眾、豐田、日產、馬自達等汽車品牌提供產品服務。

為推動模具產業加快聚集成鏈成群,河源國家高新區舉行模具企業產業鏈招商推介活動,吸引以華益盛模具公司上下游配套商為代表的模具行業考察團到園區考察交流,同時加強與各地模具行業協會組織等交流、考察、合作的頻率與力度,推動廣大模具企業、產業鏈配套商在高新區抱團發展、就近配套、形成合力,凝聚更強的行業競爭力,積極為打造百億機械與模具產業集群、推動河源制造業發展貢獻力量。

拓空間

推動跨江融合發展 打造高質量產業空間

產業空間如何拓展?河源國家高新區今年全力以赴破題,掀起產業空間拓展攻堅戰,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好平臺、打開新天地。

一是跨江融合發展加快推動。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要素保障專班的大力支持下,河源國家高新區積極推進跨江融合發展各項工作,在立項、控規編制、擴園、資金、用林、用地、土地平整等工作上取得突破進展,爭取獲得首期用地指標,加快交付首批用地,提升產業空間接納能力。

在產業項目引進方面,河源國家高新區圍繞主導產業方向,從上市公司、行業百強、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中篩選重點招商企業,加快汽車模具、新一代電子信息及新材料產業項目落地。目前,已同步謀劃推進招商工作,密切對接國內知名運營企業,積極儲備跨江產業園起步區項目,計劃布局首期400畝用地的汽車模具沖壓產業園,引進汽車模具抱團項目,已有中泰模具等8家企業簽訂投資意向協議。

二是土地整治提升加快推進。作為拓展產業空間的抓手之一,河源國家高新區加快推進土地整治提升,加大力度盤活閑置、低效用地,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通過綜合施策、創新手段、大力攻堅,第二年度已完成整治提升用地1570畝,其中金常盛、依蘇米、高新物流公司項目用地等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完成用地提效;臺和、東益文具、悅斯萊特、豪勁等十余個項目用地通過增加投資、加建廠房的方式,完成用地提升448畝。

河源國家高新區通過產業用地整治提升進行“騰籠換鳥”,為企業騰出發展新空間。廣東星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收購原有的閑置廠房并重新規劃改建擴建,是河源國家高新區以招商盤活閑置廠房、實現空間拓展的成功實踐。該企業總投資6億元,建筑面積10萬多平方米,主要研發生產銷售智能自動化設備、物聯網設備、新能源鋰電池及鈉電池、消費電子等產品,目前已順利實現投產。

三是重大產業平臺加快建設。在騰空間的同時,河源國家高新區還在打造產業平臺上下足功夫,高標準建設一個個聚集優質資源要素的產業載體,為落戶企業提供夠用、好用、合用的生產空間。

今年以來,高新區著力推進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全面建成后將提供50萬平方米的高質量產業空間,以大平臺引進大企業、好項目,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產業項目,做大做強制造業。著力推進水經濟產業園孵化基地建設,聚力于為水飲料及食品企業提供生產廠房、研發辦公樓及孵化器等服務配套,進行產業全鏈條孵化;同時,依托中儲糧項目謀劃建設食品加工產業園區,努力推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規模再突破。著力加快模具加工中心首期廠房建設,推動普特、佳發鼎盛等注塑模具項目通過購買定制廠房方式落戶,打造“高效集約用地”,實施“先租后售、可租可售、租售并重”模式標準化廠房建設開發,推動產業用地高水平產出。

優服務

提升產業發展環境 增強經濟增長動力

河源國家高新區全面優化企業服務,大力提升產業環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和人才創新提供全方位支持,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加快項目動工投產。河源國家高新區實行每周項目會商督辦制度,進一步強化落戶動工、在建竣工、在產企業三個服務專班高效運作和要素保障落地落實,加強項目跟蹤服務,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審批、用地、用能等相關問題,縮短項目建設周期,加速項目動工和投產速度。目前,河源國家高新區正加快紫泉飲料、農夫山泉三期、白象食品等項目的動工建設,推動龍億達、金三維、博銳特等一批在建項目轉投產、上規。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新動工項目35個,新投產項目28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省、市重點項目預計完成年度投資額75.2%。

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河源國家高新區實施黨建+網格化管理工作,開設企業訴求小程序平臺,建立企業訴求大、中、小閉環管理解決機制,開展“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更加迅速地協調和解決企業面臨的各類問題,如招工、融資、入學、就醫、配套等涉企問題,系統解決“停車難”等員工群眾關切實事,助力企業加速上規、達產、滿產和擴產,提高員工群眾的工作生活幸福感,實現高質量發展。自去年開設企業訴求小程序平臺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收到并辦結在產企業提出的訴求事項297項,涵蓋了交通出行安全、員工子女入學、招工用工、行政審批事項、工程建設、惠企政策咨詢、融資貸款等熱點訴求。通過小程序,企業能夠快速、方便地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提高了訴求處理的效率,也挺高了企業對高新區企業服務的認可度、滿意度。

提升人才吸引力。河源國家高新區全面加強人才服務和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創新人才引進政策、加強人才培訓力度、提供創業扶持和創新資源支持等舉措,為園區的創新人才、技能人才等各類人才搭建平臺。同時,優化就業創業環境,提供多樣化的就業機會和創業支持,為人才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技能人才等各類人才,推動企業的創新和發展,走出一條“產業+人才”融合發展的新道路,著力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全市制造業人才集聚地。

完善服務配套。河源國家高新區通過完善服務配套,持續推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扶持大型骨干企業發展、支持股改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創業扶持、技術培訓、融資服務等,進一步促進企業穩定發展。今年前8個月,高新區推動32家企業融資7.5億元,組織50家企業申報省級技術改造、主平臺有序轉移、梯度培育等政策,為新建工業企業購買6項免費服務101宗,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便利,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同時,高新區也不斷完善園區的城市硬件配套設施。濱水公園、江灘公園、白鷺島公園等場所成為網紅打卡點,商務會議中心、鄰里中心實現社會化運營,體育綜合體、圖書館今年內可完工交付。

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河源國家高新區縱深推進數字政府、“放管服”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深化數字政府和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實行工作日“中午不停歇”服務,推行“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高頻辦理的事項壓縮至1個工作日,3個工業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通過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河源國家高新區吸引了更多的優質項目和投資,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組稿:本報記者 鄧燕琴 特約記者 聶燕民 李曉 張立 通訊員 羅珊 黃瑩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