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國家高新區
聚焦群眾難題辦實事 建設高品質宜居城市
■濱江公園成了河源國家高新區的網紅打卡點。河源國家高新區用了三年時間依次打造了濱江公園、江灘公園、白鷺島公園,形成一條綿長的江岸風景線。
核心提示
回眸2021年,河源國家高新區不僅是引領全市發展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還是一個越來越有溫度的城市。
晨曦透過綠葉,冬日的暖陽映照著清翠的東江,三五成群的市民在岸邊的濱江公園散步晨練。瀝青柏油、寬闊暢通、花木林立的幸福大道貫通園區南北東西。璀璨的夜燈為大街小巷披上了華麗的“新裝”,點亮了城市夜空。這幾年,隨著濱江公園的打造、市政設施全面提升,城市元素越來越多,每一個產城融合項目,都成為河源國家高新區的網紅打卡點。
2021年,河源國家高新區以“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為要求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最期盼解決的問題、發展最需要突破的難題、園區急需推進的重點工作,把民生實事辦在企業和群眾的心坎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民生實事開展過程中,河源國家高新區大力推進產城融合,建設中央活力區、濱水公園、圖書館、體育館等高質量城市項目,提升園區整體城市環境和宜居水平,讓市民家園更有顏值、市井生活更有品位,建設宜業、宜居、宜游幸福和諧美麗的園區,擘畫了城市美好未來。越來越多的人,更加了解、認同、愛上河源國家高新區。
沿江景觀公園蜿蜒穿南北 十公里東江碧道令人心曠神怡
從空中俯瞰,東江猶如一條彩帶,蜿蜒曲折貫穿河源國家高新區南北。2019年起,河源國家高新區用3年時間,充分利用沿江的優勢,從園區最北往南,依次打造了濱江公園、江灘公園、白鷺島公園,打造一條綿長的江岸風景線。
這是河源國家高新區打造高品質城市的努力:守住山水,用好山水,讓山水生態要素融入每一個市民的城市生活中,滿足市民對休閑、自然、文化、藝術和健康生活的向往,打造最具特色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公共客廳,構筑宜業、宜居、宜游的城市環境。
濱江公園是河源國家高新區建成開放的第一個江景生態公園,一年四季,2.3公里長的濱江公園總是迎來眾多休閑玩耍的市民,自然成了河源國家高新區的網紅打卡點?!霸跒I江公園里,大人小孩都可以舒適地休閑散步或開展娛樂活動。”家住河源國家高新區香緹雅灣的陳女士介紹,窗外就是東江,過了馬路就是公園,感覺就像生活在風景畫里。該公園建設了兒童游樂區、江邊觀景臺、高空瞭望臺、無邊泳池、音樂臺階、自行車道,設施設備齊全,公園景色怡人。人們結伴來到這里,或徒步健身,或親子休閑,或隨心漫步,構成了一幅顏值“亮眼”、氣質“潤心”的和諧畫卷。
江灘公園是河源國家高新區的十大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總投資超億元,不久前也向廣大市民開放,緩緩揭開了美麗的面紗。北接已建成的濱江公園,南臨中央活力區與白鷺島,江灘公園把江邊荒草變成了江邊美景,延長了東江濱水綠地地帶,公園綠道、配套服務、康體健身、兒童游樂等設施齊全,讓園區居民享受到綠色帶來的生態之美,滿足河源市民休閑、度假、觀光、游覽的需求。
再往南,緊接著江灘公園的是一個極具特色的濕地生態公園——白鷺島公園,這個名字源自于頻繁出現在島上悠然覓食休憩的白鷺。白鷺島公園更加注重生態、景觀、親水效果,按照生態美學基地、東江視窗、感官實驗室三大功能區建設新十四景:濕地棧道、觀鳥亭、生態沙灘、戲水池、熱氣球草坪、星光花海、親水駁岸、足球運動場、感官花園、智能環道、觀景草坪、和聲風廊、休閑垂釣、凌波漫步,是市民群眾身心放松的休閑公園。今年春節,在河源過年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往體驗白鷺島公園的生態之美。
從雜亂無章的自然水岸,到景色優美、功能多元的濱江彩帶,河源國家高新區實現了華麗轉身?;t樹綠,水碧風清,夜色闌珊時江水與燈光相映成趣,繽紛色彩裝點著河源國家高新區的四季風光。人們可以在這里拍照留念,在公園里看燈光夜景,在江岸求婚,唱響青春之歌。至此,河源國家高新區精心打造的十公里東江碧道已然成景,成為河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濱水經濟發展帶。這不僅大大滿足市民生活休閑的需求,還改善了園區周邊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讓市民沉浸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的魅力之中。未來的河源國家高新區,將建成一個“開窗見綠、出門進園”的宜居城區,為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體育館圖書館即將揭開面紗 打造高品質文化運動空間
河源國家高新區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在中央活力區內,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的體育館、圖書館等城市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不久就能與大家“見面”。這批高端城市文化場館建成后,將構筑一個市民文化空間,打造城市文化客廳,與廣大市民群眾共享優質的文化和體育資源。屆時,人們健身閱讀有新去處,文體生活更加豐富。
隨著城市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設一座多功能、高品位的體育運動場館,是不少園區市民群眾的呼聲,也是打造高品質城市形態的需要。河源國家高新區體育館“呼之欲出”。體育館包括一棟4層的綜合體育館和一棟室內籃球館,兩棟建筑在負一層的地下車庫相連通。體育館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不僅有羽毛球、乒乓球、籃球、游泳、臺球等常規的運動項目場所,還有攀巖、瑜伽等個性化運動項目場所。體育館建成后,將成為河源國家高新區的新地標、新景觀,不僅為市民朋友提供一個豐富、開放、多樣的健身運動空間,也將成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場所,極大提升園區的體育設施水平,為園區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圖書館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建筑標志。河源國家高新區同步推進圖書館建設,致力打造一個“城市的大書房、家庭的親子館、人才的加油站”。
河源國家高新區圖書館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共4層,地下1層,地上3層,造型獨特,空間形式極富想象力,是一座大型的現代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圖書館,將滿足市民多樣化、品質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將打造成為河源公共空間中極具凝聚力的公共服務場所。
圖書館項目秉承什么設計理念?圖書館朝向東江的是最大的一面建筑面,是一個迎向東方的巨型玻璃階梯。在階梯的最下方,人們從入口進去,朝著螺旋向上的臺階往上,進入圖書館功能豐富的復合書城。復合書城可以開展圖書閱覽售賣、文創產品銷售、展覽、講座培訓等多元文化活動。對河源國家高新區來說,這座依山傍水、氣質獨特的圖書館不僅是供市民群眾閱讀書籍、滋養心靈的空間,更是一個集美術展覽、文化交流、公共服務為一體的城市文化平臺,有利于與文化參與者共同營造一個積極、上進、自由、包容的城市氛圍。
體育館、圖書館等城市項目的建成,也是對河源國家高新區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的完善和補充,與園區未來城市發展目標相呼應,對推動河源國家高新區乃至整個河源形成“融灣”“融深”、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具有重要作用。
堅持生態優先增厚綠韻底色 大力營造良好生態宜居環境
山水為憑,走在濱江公園的堤岸上,人們可以看到東江水清岸綠、碧波蕩漾的美麗風景。這背后是河源國家高新區在綠色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的見證,是建設幸福和諧美麗宜居園區的生動實踐。
綠色是河源國家高新區發展產業的厚重底色。河源國家高新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生態優先,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嚴把項目準入關,嚴禁污染項目入園,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園區,農夫山泉、長江家具等多個園區企業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毗鄰東江,這是園區的地理優勢,也是生態特色,因此,河源國家高新區在水體保護方面更是不遺余力。今年,河源國家高新區全面部署,統籌推進,開展雨污管網整治,讓雨污“各行其道”。結合市政道路整體提升計劃,河源國家高新區在對園區涉企、涉路雨污管網全面排查的基礎上,開展了深入的污水溯源、分類整治、整體提升工作。園區堅持根源治理,充分運用航拍、CCTV、QV、無人船等先進技術手段,以溯源管網圖和水量為依據,從排污口和排污單元兩個角度分類推進、逐點攻關,全面梳理雨污混流問題,發現一處整改一處。尤其經過近一年的整改,實現東江排水口無污水外排。據了解,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在管網普查、檢測、清淤的基礎上,開展雨污管網建設、提升,實現源頭截污、清水入河、污水入廠,進一步提高了東江排水的水質,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全區企業發展和群眾生活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建校區增學位獎教獎學 大力提升園區教育水平
對于一個地方而言,城市是否宜居,教育發展極為重要。如何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夠更好地成長,是一個家庭選擇一個城市的重要標準。
在建設幸福和諧美麗宜居園區的道路上,河源國家高新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校區、新增學位,大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為園區群眾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河源國家高新區新建了河源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現有學位超過3000個;擴建了大塘小學,學位增加到2100個;擴建了高埔小學,學位增加到1800個,積極幫助南開實驗學校、泥金小學進行教學設施設備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河源國家高新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回應學生家長的呼聲,出資大力支持大塘小學率先在全市開展免費午托晚托,著力解決群眾煩心事,讓學校盡心、學生開心、家長放心,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河源國家高新區領導干部深入園區一線調研,發現大塘小學招生面向的主要群體是園區企業員工子女,存在學生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不匹配的問題。因此,園區支持設備購置、設施改造以及托管人員工資等費用,著力推動大塘小學開展免費午托晚托服務。陸孟龍的兩個孩子都在大塘小學就讀,他說孩子在校參加午托晚托,不用擔心孩子午餐問題和安全問題,晚托延遲下課后,他也剛好能在下班時間按時接送,大大方便了自己的工作,也降低了家庭經濟成本,家長安心上班,孩子舒適上學。
為激勵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河源國家高新區推出獎教獎學方案,對園區內5所學校師生進行重獎:教師評優有獎、買房有獎、高學歷有獎、班主任有獎,學生考上好學校也有獎,獎金從2000元至30萬元不等。2021年12月,河源國家高新區發放了第一年的獎勵資金253萬元,共獎勵319人次。在收到獎勵資金后,高新區實驗學校的幾位學生家長自發組織,將寫著“獎教獎學為教育,全心全意入民心”的錦旗送到河源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以此表達謝意。
河源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校長劉海遠表示,河源國家高新區實施的獎教獎學政策,對鼓勵老師的教學積極性、肯定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起到了積極的激勵作用。2020年獲評區級優秀班主任的黃龍華表示,他將更加堅定在河源國家高新區任教的信心,繼續努力學習、認真教學,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讓學生好好學習、快樂成長。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轄區內實驗學校、大塘小學、高埔小學、泥金小學、南開實驗學校5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為外來務工子女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優質的教學服務,實現教育水平與國家級高新區協調發展。
新增優化園區公交線路 讓市民群眾出行更便利
2021年,河源國家高新區堅持把辦實事、解難題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結合群眾、企業的需求,找準契合點、切入點、發力點,梳理涉及民生短板、園區建設、城市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的重點民生項目。其中,新增優化公交線路,提高園區群眾出行便利度,就是生動有力的注腳。
去年,河源國家高新區將公交線路優化調整列為園區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與粵運綠都公交公司合作,新增多條公交線路,惠及群眾超過10萬人次。河源國家高新區在原有公交線路的基礎上,優化新增5條公交專線,擴大免費公交政策覆蓋面,進一步加強園區與市區的互聯互通,極大便利了市民出行,得到群眾的普遍贊譽。一方面完善園區公交,由園區25路調整為高新1路、高新2路,基本覆蓋中心區重點企業、重點社區、重點商業中心,通行覆蓋范圍更大,且繼續實行免費政策;另一方面,新增3條公交專線,分別由河源國家高新區往返廣師大河源校區(免費)、堅基商業中心,以及堅基商業中心往返中興通訊河源基地,方便老師、學生、務工人員到河源國家高新區就業、生活。繆女士工作在河源國家高新區、居住在市區,她說,園區開通的往返堅基商業中心的公交專線,不僅站點少、速度快、班次足,而且還途經她家門口,讓她出門就能上車,下車就能到家,節約時間和費用,為工作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文:本報記者 鄧燕琴
特約記者 聶燕民
■圖: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