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出臺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2017-11-08 08:04:01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記者 董偉偉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穩定就業和推進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近日,出臺的《河源市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措施》),從釋放投資活力、降低運營成本、改善融資環境、鼓勵創新發展、支持做大做強、強化服務保障等六個方面助推民營經濟騰飛。
《措施》在釋放投資活力方面,第一條就是要放寬民企市場準入,堅持“非禁即入”“平等對待”原則,嚴禁設置市場準入隱形門檻,對負面清單外的投資項目,不得以制定規范性文件、印發會議紀要、公布歧視性招標公告等任何形式設置或提高民間資本準入門檻。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市政公共事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園區開發等領域,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現代旅游業和現代農業。
《措施》還明確了從建立準入投訴機制、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創業激勵措施、扶持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簡化投資項目報建審批程序、扶持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釋放民企投資活力的具體舉措。
降低運行成本,讓民營經濟“輕裝上陣”,是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措施》明確提出將通過降低稅收成本、制度成本、社保成本、用工成本、用地成本、用電成本等措施,扶持民營企業發展。
此外,在鼓勵創新發展方面,我市在“十三五”期間,延續實施轉型升級攻堅戰的扶持政策。其中,市本級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通過股權投資、貸款貼息、事后獎補等方式,鼓勵企業更新設備、轉型升級,實施“機器換人”和“互聯網+”戰略,開展智能化改造。
縣區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