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促振興 駐鎮幫扶結碩果
——深圳大鵬新區駐東源縣順天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交出鄉村振興高分答卷
■去年,順天鎮舉辦第一屆順天蘿卜采摘節。圖為游客拔蘿卜場景。(資料圖片)
■東源順天廣弘種業車間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核心提示
12個村(居)集體經濟總收入從每年100多萬元到351萬元,道路硬底化覆蓋率從60%到100%,群眾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97%……
深圳大鵬新區駐東源縣順天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自入駐以來,推動這座粵北小鎮實現產業、民生、治理“多維度”的跨越式發展。5月,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培訓班將其列為全省現場教學點,130名隊長一致評價:“順天經驗是可復制的幫扶范本。”
產業振興:從“零星種植”到“產業集群”
“因為蘿卜主要是下半年開始種植,所以基地上半年主要種植西瓜、茄子、豆角等果蔬產品。”順天鎮白沙村黨支部書記朱煥志介紹,今年計劃舉辦第二屆順天蘿卜采摘節,進一步打響順天蘿卜品牌。
由深河傾力共建的順天蘿卜種植基地位于白沙村,去年10月試種白蘿卜,第一階段試種面積約200畝,畝產5000斤,年產達100萬斤;今年計劃增加至800畝,畝產6000斤,年產約480萬斤。
順天蘿卜產業基地作為2025年東源縣“百千萬工程”燈塔農谷鄉村振興示范帶節點項目,旨在通過農文旅融合的創新模式,挖掘蘿卜文化元素,提煉蘿卜IP,實現蘿卜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科技化、品牌化發展,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休閑觀光、科普教育、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新型產業基地。
工作隊隊長葉小明介紹,去年,在工作隊的支持下,順天蘿卜種植基地成功舉辦深圳消費幫扶產品營銷文創設計大賽包裝設計成果應用暨順天蘿卜采摘活動。當天,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河源順天應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采購框架協議,順天蘿卜成功進駐天虹超市,為河源特色農產品進軍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開啟新路徑。
龍頭項目激活“造血”功能。工作隊自進駐順天以來,通過牽線搭橋,助力順天鎮先后引進南方國雞種業基地、萬綠致鮮果蔬基地、美林油茶產業園等項目,形成“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如滑灘國雞、大坪藍莓、黨演草莓、沙溪果蔬、橫塘油茶、白沙苗木、楓木青柚、金史蛋雞、二龍崗鵪鶉等)。同時,爭取省移民資金2600萬元,推動金史村蛋雞養殖、黨演村美麗家園、楓木村凍庫等項目落地。
村集體經濟實現跨越式增長。富鎮強村公司成立一年來已經承接業務31項,全年營收243萬元。去年,順天鎮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351萬元,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20萬元。同時,工作隊助力順天打造“順天臻選”區域品牌,建設電商示范站,推動農產品標準化流通,通過深圳后方資源累計采購順天農產品近100萬元。
治理創新:從“被動管理”到“主動參與”
走進順天鎮金史村,村口的“積分超市”格外引人注目,在超市內的積分公示欄中清晰記錄著村民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孝老愛親等活動獲得的積分,獲得積分的家庭不僅能收獲榮譽,還能憑借積分到“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現在大家主動打掃街道,幫助鄰里,村里的風氣越來越好。”金史村村民朱連英說。
金史村積分制以“德治為引領、法治為保障、自治為基礎”,圍繞環境衛生、文明新風、志愿服務、產業發展、平安建設等多個維度制定細則。
近年來,工作隊聚焦組織幫扶,在金史村探索實施“積分制”管理模式,通過打造線下積分超市及線上積分小程序,建立健全積分管理機制,激勵村民參與村內公共事務。
今年,順天鎮在全鎮推廣“順天寶”積分管理模式。“積分制不僅是一種管理手段,更是一座連心橋。通過積分,村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真正實現了鄉村治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同時,工作隊還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助力順天新建沙溪、二龍江、楓木等黨群服務中心,完善“四議兩公開”機制,公開“三務”事項120余項,提升治理透明度;完成12345熱線訴求212件,響應率、辦結率100%;建立 “1+10+N”黨員聯戶制度,劃分89個網格黨支部,實現“黨員包片、責任到人”;創新“肩膀行動”閉環管理,成功化解群眾矛盾糾紛34件,化解率達97%。
民生改善:從“基礎薄弱”到“幸福宜居”
在前往順天鎮沙溪村的柏油路上,一輛滿載新鮮果蔬的貨車平穩駛過,司機王師傅搖下車窗笑著說:“以前這條路坑坑洼洼,感覺顛簸得非常厲害,現在全程柏油路,開車平穩又安全。”
這只是順天鎮基礎設施升級的一個縮影。4年來,工作隊統籌幫扶資金6000萬元,推進道路硬底化、新建政務服務大廳、升級改造婦女兒童之家等32個幫扶項目。240公里鄉間小路全部實現硬底化。
鎮級污水處理廠的中控室內,技術人員緊盯屏幕,實時監測著處理數據;25個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分布在各村角落,污水經過層層凈化,最終化作清流匯入河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90%。
“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筆錢夠我和老伴用好幾個月了。”882萬元移民直補資金的及時發放,讓移民家庭生活更有底氣。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處,工作人員正耐心指導村民填寫表格。工作人員介紹,該鎮參保率達93%,在全縣排名靠前。
教育保障的溫暖同樣觸手可及。學校食堂里,嶄新的“全電廚房”設備锃亮如新,廚師們有條不紊地準備午餐。“用電設備安全又環保,孩子們吃得更放心了。”學校后勤負責人介紹道。而在每年的獎學資金發放現場,優秀學子接過助學金,眼里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走進朱奶奶家,改造后的衛生間加裝了防滑扶手和淋浴凳。“現在起夜不怕摔了,生活方便多了。”朱奶奶拉著志愿者的手連連道謝。與此同時,順天鎮衛生院引進DR設備,進一步提升診療水平。醫生們表示,“有了這臺設備,以后拍片子更清晰,診斷也更準確了。”
通過多維度幫扶舉措,順天鎮實現了產業有支撐、民生有保障、治理有成效的鄉村發展新局面,為“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奠定堅實基礎。近年來,順天鎮相繼獲得第六屆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廣東省第二屆鄉村振興大擂臺“十強鎮”、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鎮”、廣東省衛生鎮等稱號。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林宇鋒 傅澤彪
■稿件統籌:李成東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