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持續推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
認真履職拉滿“守護值”
○本報訊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梁君毅 自今年春季開學以來,東源縣人民檢察院持續推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深化“東檢同行 ‘未’愛護蕾”品牌創建,認真履行檢察職能,多措并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綜合司法保護,全力拉滿檢察“守護值”。
一是積極開展普法知識講座。2月20日至3月25日,縣人民檢察院聯合有關單位奔赴漳溪、船塘、葉潭、康禾、燈塔等鄉鎮,與學生們共赴一場春天里的法治之約。檢察官以青少年常見的違法犯罪為切入點,結合實際案例剖析了飆車、紋身、酗酒、電信詐騙、學生欺凌等危害,引導學生懂法、用法、守法。同時,開展“與女生談青春期及預防性侵害”系列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開學以來,共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5場次,發放法治宣傳手冊3000余份,受教育師生1500余人。
二是“檢察+聽證+社工”精準合力幫教。為進一步幫助涉案未成年人早日回歸社會,縣人民檢察院積極探索建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引入社工組織開展未成年人幫教工作,與河源市心理健康服務協會簽署合作協議,建立“檢察+聽證+社工”模式,以未檢檢察官為主導,在召開未成年人案件不公開聽證會后,結合實際情況,與社工共同為其“量身定制”個性幫教指導方案,精準合力開展幫教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涉案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定期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強化監護意識,改善親子關系,將“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則真正落到實處,助推迷途少年順利“啟航”。現已對5名符合條件的涉案未成年人開展精準幫教。
三是推動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縣人民檢察院堅持以數字賦能未檢工作,針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日常場景,充分運用大數據監督模型,從中發現批量監督線索,認真研判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社會治理漏洞,積極推動綜合履職,促進溯源治理。構建旅館業違規接待未成年人行政處罰法律監督模型,監督相關職能部門嚴格要求旅館業落實“五必須”以及履行強制報告制度義務;構建校車安全監督模型,督促教育、公安等部門加強校車安全管理,規范校車運營,保障未成年人出行安全。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