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做實典型 爭先示范

東源圍繞“1177”具體安排推進典型縣建設

2024-01-15 10:24:31 來源:河源日報

f80086efdc46704c003d7ee68269ee65_hyrbs0115004_001_01_s.jpg

■如今,一大批涉及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的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在河源東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形成了規模集聚效應。 楊堅 攝

ebdba83c242191feb3622e1aceb82a29_hyrbs0115004_001_02_s.jpg

■位于順天鎮的東源縣“詩畫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帶以其獨特的田園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成功入選2022年度“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獲省獎勵1億元。 黃贊福 攝

核心提示

藍圖繪就,發展可期。近日,東源縣召開縣委八屆六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3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勢,部署2024年工作。會議要求,全縣上下要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8”具體安排,圍繞縣委全會確立“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這一政治保證,錨定一個核心工作(省首批典型縣建設),開展‘七大行動’,聚力‘七大攻堅突破’”的“1177”具體安排,篤定心志,錨定目標,主動擔當作為,一件接著一件干,一錘接著一錘敲,奮力把綠色崛起的“施工圖”變成“實景畫”,當好河源綠色崛起的主力軍,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東源實踐。

“七大行動”

高位推進典型縣建設

東源是我市第一個成功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下稱典型縣)的縣(區),這不僅是東源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喜事,而且將給東源發展帶來系列疊加政策紅利,厚積薄發的東源加快發展正當其時、“如虎添翼”。

機遇十分難得,發展時不我待。東源要求,全縣上下要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任務,聚焦“頭號工程”、把握“核心工作”,把典型縣建設作為核心工作牢牢抓緊,明優勢、明差距、明措施,不斷增強推動東源走在前列、爭當示范、做實典型的信心與決心,以開展“七大行動”高位推進典型縣建設(即開展“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全力破除營商環境各類“中梗阻”,助力企業更好發展、市場更有活力;開展“制造業提質攻堅”行動,推動主導產業加快發展壯大;開展“茶產業提質增效”行動,將茶產業打造成為東源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一張靚麗名片;開展“治水大會戰”行動,全力補上短板,讓農村人居環境更加美麗、群眾生活更加舒心;開展“黨建引領齊參與·鎮靚村潔庭院美”行動,打響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持久戰”,建設“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長長久久”的美麗城鄉;開展“添綠添美你我他·綠美東源靠大家”行動,全力構建“黨委政府主導、各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綠美東源生態建設新格局;開展“同心同向同發力·共建共享百千萬”行動,用好政府“有形之手”,用活市場“無形之手”,發動群眾“勤勞之手”,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推動工作更有方向、更有抓手、更有成效。

聚力“七大攻堅突破”開新局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為確保今年各項目標與任務如期實現,東源將聚焦“頭號工程”、把握“核心工作”、聚力“七大攻堅突破”,以熱火朝天的態勢、有力有效的措施攻堅突破典型縣建設,奮力把綠色崛起的“施工圖”變成“實景畫”。

——聚力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中攻堅突破。持續完善工作體系,健全指揮體系、專班運行機制與督辦考核機制;堅持分類指導,促進縣鎮村協調發展和城鄉共同繁榮;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引導更多資本、人才、技術投入和服務鄉村;抓實現代農業發展,做好今年3.8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做實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和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努力把油茶、絲苗米、茶葉、板栗和生態畜禽養殖培育成綜合產值較突出的產業;廣泛動員各方力量,以更高質量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典型縣建設,為我市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河源樣板貢獻東源力量。

——聚力在全域全面“融灣”“融深”中攻堅突破。深刻把握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以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實現改革的大突破、開放的大提質、發展的大跨越。全面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百千萬工程”集成式、營商環境、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抓好“硬聯通”“軟聯通”“智聯通”“企聯通”,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謀劃建立共建共享機制、探索發展“飛地”“飛海”經濟,全面深化對口幫扶協作,促進民生成果共建共享,以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推進典型縣建設。

——聚力在堅持制造業當家中攻堅突破。推動工業提檔升級,確保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水飲料及食品產業不斷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增規上企業13家以上、引進超億元優質項目16個以上;推動平臺擴容提質,確保全年新增工業用地1000畝、建成標準廠房面積超16萬平方米;推動科技蓄勢賦能,力爭規上工業企業擁有研發機構占比超35%、推動實施技術改造企業15家以上,全年新增高企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7家以上;不斷促消費擴投資,抓好31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以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典型縣建設。

——聚力在推進綠美東源生態建設中攻堅突破。推進綠美東源生態建設“六大行動”、3個綠美綜合型示范點建設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加快提升通道綠色品質,全面提升示范引領效能,一體化提升城鄉綠化美化,促進綠化增量提質;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探索“綠富雙贏”之路,大力發展林木產業、培育生態旅游康養產業和開發碳普惠項目,以更高的發展“含綠量”“含金量”推進典型縣建設,為我市打造“綠富雙贏”河源樣板提供東源經驗。

——聚力在加快推進文化強縣建設中攻堅突破。筑牢意識形態防線,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守牢網絡安全底線;豐富文化服務供給,全力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用好公共文化設施、做好文化保護傳承和促進文化精品創作;堅持文旅旺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擦亮文旅新品牌,支持有條件的景區創建國家3A、4A、5A級旅游景區,推動一批有條件的鄉鎮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集聚區,培育“旅游+”新業態,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線路;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以更加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推進典型縣建設。

——聚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攻堅突破。增加就業供給,強化就業幫扶,加強就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就業質量水平,確保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00人以上;以“面對面”機制、民生重點項目和“微改革”方式破解民生難題,加大解決民生難題力度;加強公共服務供給,重點推進縣第一中學等8個教育項目(力爭新增學位3990個)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六大中心”建設;構建“一老一小”服務體系,確保鎮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55%,推動建設醫養結合機構3家以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社會保險全民參保、抓實醫保政策優惠舉措和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以更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典型縣建設。

——聚力在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中攻堅突破。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司法能力建設和法治社會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法治東源建設;從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加強社會治安維護、抓好全域全時安全生產和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入手,扎實推進平安東源建設;聚焦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和打造基層治理特色、扎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持續推進“千名信訪干部千鎮行解民憂”活動,因地制宜打造大樹頭接訪、大樹頭議事的“大樹頭+”品牌,以更高水平的法治東源、平安東源推進典型縣建設,加快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曾敏 楊堅 黃贊福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彭冰 修碩

■稿件統籌:李成東

    上一篇:東源縣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培訓班開班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