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

東源制造未來之路藍圖繪就

2023-12-21 16:00:00 來源:河源日報

■3月23日,東源縣2023年春季經貿活動在縣新材料產業園舉行,18個項目簽約、動工、投產,投資總額82億元,產業招商與項目建設實現“開門紅”。

■鹽東現代物流園由深圳市鹽田區和東源縣共同建設經營,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計劃投資7.5億元。目前,園區已引進物流項目28個,總投資56億元。

■一大批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等龍頭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在河源東源高新區形成規模集聚效應。

核心提示

云宿智能移動艙項目、騰捷新能源汽車產品項目、威立瑞電力設備項目……近日,東源舉行2023年第四季度工業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9個項目落戶東源,總投資13.2億元。本次集中簽約是東源樹立“項目為王”發展理念,立足優勢主導產業,實施精準招商的生動實踐。

東源通過項目攻堅推進項目落地投產,促進產業項目加速成鏈,更多優質、特色產業落地開花結果。1月—10月,該縣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132.84億元,同比增長16.57%;規上工業增加值31.00億元,同比增長12.2%;工業投資45.16億元,同比增長20.3%;工業技改投資5.39億元,同比增長20.8%。

水逶迤而清深,山連屬而秀拔。乘著“百千萬工程”東風揚鞭奮蹄,東源正源源不斷匯聚起發展動能。遙望未來,東源將以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為關鍵抓手,走出新質生產力加速壯大的先進制造業發展之路,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走在全市前列。

對外高頻招商 對內優化發展空間

制造業是工業經濟的“脊梁”。近年來,東源大力開展招大引強,招引的數量、質量均超以往。“這兩年,東源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容,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隨著贛深高鐵的開通,東源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具備承接大灣區產業輻射的基礎和能力。”東源縣相關負責人說。

抓項目促投資,引得進更要推得快、建得好、留得住。今年以來,東源縣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外出招商,成立縣促進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對口招商工作專班,整合力量組建“鯤鵬”招商隊深入珠三角招項目、搶項目,深入開展“地圖招商+‘鏈主’招商+駐點招商”,高質量開展招商路演、招商大會等系列活動9場次,共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6個、投資額達45億元,預計項目達產達效后可實現年產值75億元以上;目前,已簽訂框架協議項目3個,總投資額達40.5億元。

近日,落戶深圳鹽田(東源)產業轉移工業園的深圳市利恩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東源的多樣化服務頻頻點贊。“東源招商團隊非常好,項目所有落地事項都幫我們想到了,幫我們代辦了很多事,我們基本沒操什么心。”該公司總經理韋志剛說,希望把云宿智能移動艙及UTUT項目做得更深、更實,在東源形成一條穩健的產業鏈。

招商隊伍的建設不止步于政府,還將打入“民間”。今年7月,東源攜手深圳市鹽田區招聘了24名招商大使,主要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東源商會有關負責人、已落戶東源的優秀企業家、杰出鄉賢代表等,他們將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當好東源招商引資的“宣傳員”“牽線人”“代言人”,努力為東源進一步拓寬招商渠道,深化以商引商、以企引企,講好“東源故事”。

高效配置招商要素資源,提升招商工作效率亦是關鍵一招。今年7月,省招商引資對接平臺東源特色專版上線。“通過東源專版,投資商可以快速了解東源各方面的豐富資源及招商信息,幫助投資商更全面地了解東源的產業特色,讓更多投資商來東源投資興業。”東源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信息股工作人員說。

為承接多個項目,給發展留空間,東源依托河源東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稱河源東源高新區)拓建,建立河源東源高新區三期平臺,將其作為東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據悉,河源東源高新區三期位于仙塘鎮仙塘村,總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總投資31億元,其中啟動區面積1.26平方公里,總投資額約14.8億元。目前,啟動區已取得林地指標1890畝,城鎮建設用地指標350畝;已獲得專項債7.6億元,于去年12月啟動征地拆遷和場地平整等工作,已完成征地拆遷900畝,場地平整550畝;已簽約落戶5個項目,12月底將交付土地進場動工建設;正在規劃建設園區標準廠房,項目用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8萬平方米,2024年底完成建設。

隨著“融灣”“融深”東風勁吹,珠三角經濟帶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要素集聚對省域空間的溢出效應,正在河源東源高新區迸發出新的火花。

強基礎促飛躍 面向未來培大育強

企業是生產的細胞,也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實施主體,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關鍵在于培養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沒有企業強,產業鏈強、供應鏈強都是一句空話。

走進位于東源縣仙塘經濟開發區的河源富馬硬質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河源富馬),一臺臺高端分割機器正生產整體硬質合金鋸片銑刀。“去年,在縣工商信局幫助下,我們獲得了省級技改資金608萬元,用于產業轉型升級。”河源富馬副總經理李章序說,技改以后,高效刀具及精密零部件生產線性能提高20%—30%,生產效率提高兩倍以上,產能提高3倍以上。

河源富馬計劃投資1.27億元,打造年產2500噸高品質硬質合金制品生產基地,現已進入準備動工階段。李章序表示,此次生產基地的建設,政府開啟了項目規劃、用地保障和加速審批等流程“綠色通道”,全面展開項目供地工作,政務服務由“串聯式”向“并聯式”推進。

河源富馬是東源企業培大育強的生動實踐之一。為推動東源延伸產業鏈,由建筑用鋼向工業用鋼轉型,東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下稱工作專班)鼓勵河源富馬、旗濱等23家企業投入5.39億元實施技術改造。

“我們還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指導萬利科技等11家企業上規,預計全年實現新上規企業19家。”工作專班有關負責人表示,東源突出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帶動,推動9家企業申報“專精特新”企業,持續引領全縣工業增長。

晟源永磁項目是廣東省重點項目、戰略性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重點項目,占地面積8.26萬平方米,投資總額12.52億元。“公司是集稀土釹鐵硼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產品可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智能終端、工業自動化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穩定的材料支撐,其核心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晟源永磁綜合管理部部長張恒說,今年的產能可達3000噸,訂單已經排到明年2月,銷售額預計2億元。

一個個項目的“加法”,成就產業集群的“乘法”。晟源永磁、銘鐳激光等優質項目落戶,讓東源產業發展邁上“高精尖”,也得到省里的肯定。今年,河源東源高新區成為市承接省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組成部分,將共享省工信廳下達的注入資金2.4億元。

企業發展生機盎然,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根深葉茂。如今的東源,現代工業產業集群規模日漸龐大,目前,全縣擁有在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6家,正匯聚起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

讓真正好的項目為東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是東源大力支持工業發展的初心。如何讓高精端企業做大做強?東源縣委、縣政府先后制定出臺重點行業紓困、上規上限、貸款貼息、梯度培訓、盤活低效用地等5項惠企政策,幫助企業申請各級產業扶持資金4378萬元,以大力度資金支持助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產城融合發展 大力提升軟硬實力

河源東源高新區一路奮進,勾勒出一幅城市更新、砥礪前行的發展圖景。堅持高起點、高水平規劃,構建“產業升級+園區聯動+功能擴展”產城融合發展模式。

為了更好地規劃園區環境風貌,東源加快推進園區改造提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高能級創新平臺、高水平未來產業、高質量生態文化為基礎,致力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友好的“花園式”園區。道路工程、土地征收及房屋拆遷工程、土石方工程、污水處理廠工程、排水渠工程、高壓線邊護坡擋土工程、管網工程、路面鋪設瀝青、人行道改造、綠化帶改造……2021年起,東源投入數十億元專項資金,大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以此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硬核”競爭力。

河源東源高新區鹽東現代物流園各項智慧設施讓人驚嘆連連:天上有無人機定時巡檢,地上有路燈集成監控、電動汽車充電等多種設施,草坪綠地智慧化噴灌,智慧停車讓出行更加便利,5G場景化應用在這里隨處可見。

據悉,鹽東現代物流園投資近1000萬元建設智慧園區和智慧展廳,打造5G智慧園區展廳、5G安防無人機、5G巡邏機器人、5G VR園區直播、5G智慧燈桿、5G智能抄表、5G AI視頻監控等七大創新應用,為入駐企業帶來現代化辦公、生產體驗,為東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原動力。

“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再看看現在,人才、企業、產業高度集中,產業新城集聚效應已然顯現。”不少在河源東源高新區發展起來的企業家感嘆,近幾年變化太大了,各項工作成效初顯、區域品質顯著提升,未來發展令人期待。

如今行走在河源東源高新區,只見高樓鱗次櫛比,道路四通八達,公園綠地連點成線,城市功能不斷提升。除了提升“硬實力”,園區建設還在“軟實力”上下苦功夫。東源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力推進華師附小、縣四小、縣六小、縣特殊學校、匯景九里灣配套學校等教育項目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引進優秀教育人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讓好學校遍布群眾家門口。今年9月,新增東源縣第六小學和華師附小學位共3240個,以此滿足園區企業員工子女入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需求。

堅持“制造業當家”“項目為王”,強化規劃引領、高位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東源碩果累累。在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新征程上,河源東源高新區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借力平臺資源、厚植科創基因,樹立產城融合發展的現代化新城標桿,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力打造實力東源、科創東源、品質東源、幸福東源,為河源高質量發展貢獻東源力量。

■組稿:本報記者 曾敏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彭冰 修碩

■攝影:本報記者 楊堅 黃贊福 ■稿件統籌:李成東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