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聲里憶往事
■劉喬蘭
初夏的雨,連綿不絕,瀟瀟灑灑。天地之間,渺渺茫茫,悠悠蕩蕩飄忽著淺藍色的雨煙。江河湖泊,在雨的滋養下,體態豐盈浩蕩開闊;原野、山林,青翠蔥蘢,蓬蓬勃勃。布谷鳥歡快地唱著亙古不變的動人歌謠:布谷布谷,割麥收谷。提醒人們:小滿到了!布谷鳥的歌聲,勾起我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那時,父母工作忙,無人照看我,母親便將我送到鄉下的外婆家。記得一天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的我突然被竹床發出的“咯吱、咯吱”聲吵醒,睜開睡意蒙眬的眼睛,借著煤油燈的光亮,看見大我十來歲的表姐在穿衣服,便也一骨碌從床上坐起來,以為天亮了。表姐咯咯大笑起來說:“天沒亮,還早著呢,我要去踏水車,輪到我家啦!”
踏水車?怎么踏,一定很好玩,這讓我一下子腦洞大開,嚷嚷著讓表姐帶我去。表姐拗不過我,只得緊拉我的小手,打著手電筒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走著走著,忽傳來嘩啦嘩啦的水聲,遠處,一盞馬燈掛在樹上,閃著淡淡的光亮。我一路狂奔過去,驚喜地發現外婆也在,舅舅、舅母雙臂趴在一根橫著的木棍上,雙腳踏動水車上的木墩,車轱轆一轉,車葉帶動軸、齒、鏈咬合,水流便從低處的河中汩汩而上,嘩啦啦地流進田里。見到我,他們都哈哈笑起來:大勞力也來幫忙呀,上來踏吧!見我發窘,表姐更加起哄。看著那長龍似的水車和高高的橫木,我膽怯得不敢上前,心里卻不服輸地想:等我長大了,踏給你們看!
外婆憐愛地將我摟在懷里,為我解了圍。她講起了小滿的農諺,如:小滿小滿,江河要滿;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小滿動三車(水車、油車、絲車),忙得不知他;小滿吃苦菜等等,我撲閃著眼睛似懂非懂地朝外婆點點頭。
天亮時,田里終于注滿了清亮的河水。舅舅開心地將充滿期待的我抱上水車,無奈,手、腿太短,抓不住木棍,夠不著木墩,努力一番后,還是不行,但是,好歹總算過了把癮,甚是歡喜!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小滿時節,景色秀美,農戶最是忙碌辛苦。注水的農田,得趕緊犁開,舅舅牽出家中的老牛,戴上斗笠,卷著褲腿,光腳在田間泥水里大聲吆喝著老牛,一遍遍來回耕耘著……
后來,我上學了,再沒有在小滿時去過鄉下,未能如愿踏水車,成了我童年世界里永久的缺憾。多年過去,農耕文明已被現代農業所取代。如今,舅舅已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戶,表姐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過上了幸福生活。
每當聽到布谷鳥清脆的鳴叫,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水車“吱呀吱呀”慢悠悠地轉動,河水“嘩啦嘩啦”歡快喧囂的場景。布谷鳥、水車、河流組成了一幅動靜結合充滿田園風光的迷人畫卷,它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記憶里,無法忘記。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