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贛通衢 魅力燈塔
燈塔鎮概貌
■燈塔鎮圩市
■牛峙山觀景臺
■梨園村群蜂蔬菜種植基地
上廣東村長伯伯電商平臺 了解更多河源優質農特產品信息
核心提示
東源縣燈塔鎮是粵東北區域交通樞紐,地處東源縣中部、燈塔盆地腹地,東鄰駱湖鎮、曾田鎮,南與義合鎮、仙塘鎮交界,西連雙江鎮、澗頭鎮,北接順天鎮,是周邊雙江、澗頭、順天、駱湖、漳溪等鄉鎮的商貿中心和農產品集散地。本期村長探村走進燈塔鎮,感受“鄉愁”里的農貿集市,享受田園風情,感受登山運動的激情……
燈塔鎮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是萬綠湖上游的一顆明珠。燈塔鎮歷來就是粵贛兩省交通要道上的商貿集散地。鎮街集市常年熱鬧繁華,大小飯店、賓館林立。來到燈塔鎮,可以在街上購買到品種多樣的農副產品,品嘗到客家地區的各種特色美食。養殖業、釀酒業等都是該鎮的支柱產業。燈塔鎮內的牛峙山山勢壯美,風景秀麗,是登山運動者的樂園,山腳下正在規劃建設一批特色民宿。
■文/本報記者 劉志勇
■圖/本報記者 楊李維
來燈塔“赴街”感受“鄉愁”里的集市
據史料記載,燈塔鎮,清代為河源縣蔡莊約,清代中期已形成在周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圩市,稱為登答圩。現今,很多老河源人的客家話發音仍把“燈塔”叫成“登答”。據此推斷,登答圩作為農貿集市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
燈塔鎮常住人口6.3萬多人。這里有著便利的交通條件,是河源重要的鄉鎮交通樞紐,也是附近幾個鄉鎮的商貿中心。
在燈塔鎮的圩日里,這里車水馬龍、人流穿梭、商業繁華,集市里農副產品、日常用品豐富多樣。依托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的輻射帶動,燈塔鎮成為農副產品集散地。
在鄉村振興戰略帶動下,燈塔鎮推動全域旅游開發,滿足燈塔鎮及周邊群眾商貿之所需,且用圩市這種“鄉愁”吸引東源縣城、河源市區甚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居民到燈塔鎮“赴圩(街)”,進而與網絡平臺合作完成線上圩市建設,助力燈塔鎮農產品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攀登牛峙山 遠眺大盆地
到了燈塔鎮,你一定要到牛峙山風景區看看,那里風光奇秀,傳說動人……
牛峙山位于燈塔鎮南部,海拔近千米,山體陡峭、挺拔聳立,與雙江鎮的牛筋山被人們稱為姐妹山。據《東源文史》記載,牛峙山共有1999級臺階,半山腰建有一座清代廟宇。走完1999級臺階,便可登上牛峙山最高峰,山頂風景奇勝,可遠眺萬綠湖,周邊鄉鎮風光一覽無遺。
據當地傳說,牛峙山上的石頭比普通山石要輕,是神仙顧念山民挑石上山太艱難而仙化變成。
攀登牛峙山有兩條路:一是從梨園村走一條羊腸小道可到達山神廟;二是從玉井村沿著水泥路開車行至半山腰,那里設有停車場、公共廁所,還有一座兩層樓高的觀景臺。
置身觀景臺,舉目可遠眺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遠山依依,風光人心曠神怡。
攀登牛峙山方感覺其高峻險要。山之北面全是懸崖峭壁,石縫中僅有一條崎嶇險道可通其第二峰;山之南面是連綿起伏的山巒。駐足山頂遠眺,西南面的河源市區樓宇、新豐江水庫隱約可見;北面的燈塔、澗頭、順天、駱湖等鄉鎮田園山水盡收眼底。
打造“一村一品”,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牛峙山下的玉井村、梨園村、蓮塘村、柯木村等是燈塔鎮的農業產業聚集地。
玉井村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總目標打出產業振興、生態振興等“組合拳”,不斷提升生態顏值,讓產業成為村民的“定期存折”,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爬完牛峙山,來到玉井村,一棟棟整齊劃一的農房展現眼前,客家村落景觀別有風味,一個個小花園、錯落有致的菜園、果場讓人感到農村生活的休閑與愜意。
梨園村以“村莊像景區”為目標,打造3.0版本的鄉村振興示范村。該村已建設藍莓基地、生態產業基地、蔬菜種植基地,積極培育新農民;以牛峙山生態資源和傳統文化為依托,結合現代農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整合資源大力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
梨園村的群蜂綠鄉農莊占地約650畝, 有80畝大棚、360畝農田、170畝山地、40畝水塘可日產葉菜5000斤、瓜類7000斤。農莊內以大棚蔬菜瓜果、禽類養殖生產經營為基礎,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業變化和創新,以農業的種植養殖項目來發展休閑、餐飲、娛樂、度假等項目,并建造有特色的生態木屋,把農莊的生產、休閑、消費融合在一起,使農莊既是生產場所,又是消費、休閑場所,讓游客欣賞鄉村田園風光,感受鄉村魅力。
走進柯木村,一大片油菜花惹人歡喜。產業興,鄉村旺, 柯木村勇于創新、大膽嘗試,還引進了優質高產蜜瓜品種——金香蜜瓜,首次在河源試種成功。柯木村目前種植的赤松茸,與金香蜜瓜進行交替輪作,提高土地和大棚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通過種植優質大米、高粱、香芋以及大蒜等農作物,全面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此外,燈塔鎮還打造了柯木村八斗坑美食坊、高車河岸沿線游步道、黃土嶺千年古榕游園、梨園村古柳綠地等景觀節點。
近年來,作為燈塔盆地“城市副中心”“盆地門戶”的燈塔鎮,以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品”作為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地統籌做好各個鄉村的產業發展計劃,搭建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燈塔鎮通過對黃土嶺村、柯木村、高車村的建筑立面、道路、重要節點等實施綜合整治,在205國道和253省道部分路段沿線打造美麗鄉村風貌帶。以整村農房風貌提升為主,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和路橋水利等設施整治提升,結合休閑農業、精品民宿、農家樂等形成生產和觀賞性的沿線連片美麗鄉村風貌帶,基本達到可視“第五立面”整潔有序、色彩和諧的長效管理機制。
特色支柱產業助力經濟發展
東源縣均鵬種養專業合作社位于燈塔鎮黃埔地村,該合作社養殖了金錢龜、石金錢、安南龜、中華草龜、黑頸烏龜、中華鱉、火焰龜、亞拉巴馬龜、安緣龜、齒緣龜、百色閉殼龜等。經過近10年的探索和努力,養殖基地從原來養殖的10多個石金錢龜種龜,發展成為今天池養三線閉殼龜(金錢龜)80只,工廠化養殖黃喉擬水龜(石金錢)1.5萬只、龜塘養殖中華草龜4.5萬只。整個龜鱉養殖基地達到50畝,基地設備齊全,包括種龜室、商品龜培育室、幼龜養殖室、稚龜培育室、仿野生養殖場、疾病防治室、孵化室、飼料加工室、飼料儲存室、辦公接待室、資料室等現代化自動體的各個場所。
目前,東源縣均鵬種養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是東源最大的石金錢龜養殖基地,主要以養殖三線閉殼龜(越南種、海南種金錢龜)、黃喉擬水龜(越南種、中國種石金錢龜)、中華草龜為主,商品龜年產量達20噸。重點突出以金錢龜(石金錢)地方特色產業為主題,保障優質商品龜供應市場,同時將龜鱉養殖業延伸至農業觀光旅游業、龜鱉文化科普行業,吸引國內外旅客休閑觀光,延伸龜鱉產業鏈。
風來隔壁三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廣東綠湖香酒業有限公司,坐落在燈塔鎮蓮塘村。 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具有嶺南客家特色的養生酒和客家黃酒,目前主要以綠湖香品牌的毛桃根酒、客家黃酒等為主。
作為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南大門,燈塔鎮在盆地建設的輻射引領和強力帶動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正步入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