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視窗

以勞育人 動見成長

探究河源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創新實踐

2024-05-10 17:05:26 來源:河源日報

f6d4092ea417e36a1fc445549696246c_hyrbs0510007_002_01_s.jpg

■河源黃崗職業技術學校將勞動教育與專業相結合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勞動教育在我市中小學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視。各學校不斷探索創新,開辟新的勞動教育場景,整合“勞動+”課程,實現跨學科融合。同時,家、校、社三方協同,共同推動勞動教育的深入發展。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在勞動中感受美、體驗美并創造美,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

實踐探索

“勞”中顯身手

紫金縣第六小學已將勞動教育納入發展規劃,并為其賦予新內涵。該校構建了“悅生活悅成長”勞動課程。校內已建立多個勞動實踐基地,如“大觀園”“種植園”以及“非遺綜合實踐室”等。

學校開設多門校本課程,并組建了多個勞動社團,如“種植”“養護”和“烹飪”等。此外,與非遺傳承人合作,開展了剪紙、禪茶制作等富有特色的課程。學校還特設勞動教育月,定期開展主題活動。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制作出精美的工藝品,不僅提升了動手能力,還傳承了傳統文化。這種獨特的勞動教育方式,使學生在勞動中感受到美的力量,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

創新融合

“動”中出新知

河源已實現勞動教育的全覆蓋,課程豐富多彩。例如,深圳龍華紫金實驗學校將美食等教育引入課堂,組織學生體驗采茶;河源市第三小學將樓頂改造成勞動實踐基地;源城區公園東小學則帶領學生到田間地頭體驗收割和播種。這些課程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增強了他們的勞動意識。

在河源廣附創新學校,一處“世外桃源”成為學生們勞動課的實踐基地。學生們在這里體驗整地、播種、澆水等農事活動,忙得不亦樂乎。該校全體教師都參與勞動課程的開發,課程以項目化方式開展,并根據教學特色和學生年齡設立不同年級的勞動課程。

3

科技助力

“育”中見未來

為了讓學生在勞動中更好地發揮潛能,各學校紛紛推出創新實踐活動。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引入3D打印技術,讓學生在勞動課程中學習3D建模和打印,培養其創新和實踐能力。

河源高級中學則積極探索“三創”之路,強調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的聯動,打造跨界融合的勞動教育體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河源黃崗職業學校更是將科技與勞動教育相結合,針對學生的不同專業特點,計劃開發一系列“科技+”勞動教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

4

家校合作

“效”中顯共贏

在實施勞動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打通“校家社”合作環節至關重要。河源市東華實驗學校以“校家社”為核心,常態化開展家校共育活動。學校邀請家長參與勞動教育活動,與孩子們共同種植、打掃等,增強家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和支持。

此外,該校還組織學生參與社區環保、助老扶幼等公益活動,培養其勞動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這種家校社的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勞動能力,還促進了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緊密聯系和共贏發展。

■文/圖:本報記者 王淑君

    上一篇:促進中小學知識產權和創新文化教育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