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理工學校著力創建廣東省高水平中職學校
培養能工巧匠 實現成才夢想
■河源理工學校優美的校園環境
■2022年6月,河源理工學校師生參加“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獲得金獎。
■河源理工學校的數控銑實訓室
■每年開展的校園招聘會上,許多市內外企業前來爭搶河源理工學校畢業生。
■河源理工學校每年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師生提供展現才華的平臺。
核心提示
黨的二十大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多年來,河源理工學校以“人品佳,就好業,上大學”為人才培養目標,致力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助力河源乃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翻開該校的成績單,載譽滿滿:在2023年廣東省中職學校學生技能大賽上,該校學生實現了兩個省賽一等獎的突破;在今年高職高考中,該校2名同學考上四年全日制本科,實現了自辦學以來全日制本科“零的突破”;在第十七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該校師生獲得金獎,其中黃亮同學被授予“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辦學十四載,河源理工學校走出了38200多名畢業生,他們中有自主創業如今擔任執行董事、年薪50萬元的創業青年,有從配班老師成長為幼兒園園長的幼師畢業生,有一路升學最終獲得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的研究型人才……在學校的精心培養下,在暢通的就業、升學平臺幫助下,理工學子們心存志向、身懷絕技,在平凡崗位上創造輝煌前程,在知識的階梯間書寫夢想,為國家和社會奉獻力量。
以賽促學強技能
職業教育活動展風采
5月24日,河源市職業教育活動周暨河源理工學校第十三屆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啟動儀式上,由河源理工學校學生帶來的精彩文藝表演,充分展現了該校藝術教育、第二課堂活動的風采,該校學生創作的藝術作品、手工文創、美食甜品等,更受到各中小學校、職業院校、合作企業代表們的點贊。
科技文化藝術節是河源理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品牌項目之一。今年的科技文化節以“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設有科技、文化、藝術三大板塊共46個項目?;顒禹椖吭O置與省、市技能競賽和省、市科技創新大賽接軌,成為師生展現自我的舞臺,更是檢驗科技能力、藝術特長的練兵機會。
招生旺就業暢
打通升學通道
據介紹,該校設有智能制造、交通旅游、電子信息、商務管理、藝術教育等5個專業部共21個專業,其中國家示范性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2個,現有在校生10832人,教職工438人。辦校14年來,該校先后獲得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廣東省文明單位等一系列榮譽。
隨著辦學條件的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校園環境的不斷美化,河源理工學校贏得了家長、企業、社會和政府的高度認可和信任,每年招生都出現供不應求的火爆場面。該校招生人數不斷增加,與學校洽談合作辦學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目前該校成立了“三位一體”的職教集團,通過聯合辦學形成“招生旺、就業暢”的良好格局。此外,學校的升學教育和就業教育并駕齊驅,通過“3+證書”高職高考、“三二分段”中高職貫通培養、“自主對口招生”等途徑,打通學生升學通道,服務學生發展。
聚焦我市“五大產業”
提供人才保障
當前,河源理工學校正在創建廣東省高水平中職學校。該校校長李雄偉表示,接下來將以此為抓手,探索學校專業化、特色化、規范化發展新模式;落實中職提質擴容任務,提升聯合辦學水平;試行工學交替的崗位實習模式,探索產教融合新路徑;通過培養一批名師、造就一批名生、建成一批名專業,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高;結合河源特色產業,培養河源客家菜師傅和廣東技術工人及家政人才。
“作為我市中職教育的排頭兵,河源理工學校主動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主動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需求,全面貫徹國家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方針和政策?!崩钚蹅ケ硎荆撔0l揮中職學校專業優勢服務社會,關注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設置專業,主動適應我市“五大產業”領域的人才需求趨勢。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技術應用、物聯網技術應用等信息技術類專業對接電子信息產業;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模具制造技術、機器人技術應用等裝備制造類專業對接先進材料產業;中餐烹飪、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旅游服務與管理對接全域生態旅游業;電子商務、物流服務與管理、市場營銷對接現代高效農業。該校還通過助力紫金茶電商文化節、與河源國家高新區簽訂政校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等方式,以創新和社會服務扎實支撐鄉村振興戰略,以新擔當新作為,為構建河源現代產業體系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貢獻度。
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塑造學生人品佳
今年初,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的第十七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由河源理工學校吳立剛老師指導,黃亮、朱浩彬、李德榮等同學設計制作的“螺栓訓練游戲機”一路過關斬將,獲中職組創意設計類金獎(全國41個決賽作品中排名第二)。該作品還獲得了相關專利。
“在前進的道路上,我時刻用共青團員的標準督促自己,認真走好每一步。接下來我會更加努力創新,迎接新的挑戰,做更好的自己?!秉S亮同學不僅學習勤奮刻苦、認真鉆研,還主動加入學校學生會和班級干部隊伍,積極協助學校和班級管理。繼2021年獲評“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后,今年黃亮被授予“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成為我市唯一獲此稱號的青年。目前黃亮同學正在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上大學。
“運用在課堂上所學的技能,為社會做服務與貢獻,我們很有成就感?!辈痪们?,該校藝術教育部2021級保育專業的劉佳欣同學作為河源理工學校黨團員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參加了河源市“愛衛護河”志愿服務活動,在周末的時間里整治公園環境、維持街道衛生。據悉,近年來該校以文明創建為契機,利用職業教育資源與專業優勢,走進社區,開展志愿洗車、家電維修等專業志愿服務,形成了具有該校特色的專業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去年,該校服務車輛1903輛,開展家電志愿維修237臺次,開展交通勸導、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工作9521人次。
一直以來,該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塑造學生“人品佳”。如通過創新志愿者服務、“三自”教育、家長會等特色活動載體,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年學生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該校還開設服務類、藝術類、傳統文化類、手工類等學生社團39個,以文明風采大賽和學生技能競賽為引領,開展文明禮儀節、科技文化藝術節、陽光體育節、勞動服務節各類活動,形成了“精雅”校園文化,使學生思想上得到陶冶、品格上得到提升。
近年來,該校先后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廣東省優秀社團”“廣東省優秀學生會”“廣東省五四紅旗團總支”“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薄皬V東省綠色學?!钡葮s譽。該校志愿服務隊連續三年獲評“河源市優秀志愿服務組織”。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人才就好業
在2023年廣東省中職學校學生技能大賽中,河源理工學校師生共94人次獲獎,其中7人次獲得一等獎,18人次獲得二等獎,69人次獲得三等獎,同時在比賽項目上實現了兩個省賽一等獎的突破;在2022年河源市第十九屆中職學校學生技能大賽中,該校參賽18個項目,獲得16個項目團體第一名,其中單項目一等獎17個、二等獎22個、三等獎7個,師生獲獎率達97.18%。
“品質成就人生,技能改變命運”是河源理工學校的辦學理念。該校立足類型教育戰略定位,發揮職業教育優勢,以技能競賽為抓手,注重學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習慣的養成,營造濃郁的競技氛圍,提升學生技能水平。
2018年畢業于該校(中興)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謝智佳,順利通過畢業前的企業面試,成功入職中興通訊。5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從最初4000元月薪的普通操作工,成長并轉型成為PCBA工藝技術員,薪酬也不斷增長。據了解,該校積極創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與中興通訊等30多家企業、政府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密切合作,先后成立“精電班”“航嘉班”“春沐源班”等20多個訂單班。
學生還沒畢業就被企業提前“預訂”的現象,每年都在河源理工學校上演。據悉,該校與500多家著名企業長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舉辦1—2次頂崗實習學生校園雙選會,吸引300多家企業前來招聘,提供崗位1.2萬多個,工資待遇3000元至4500元左右。最近幾年,該校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其中本地就業率70%以上。好學務實、一技傍身的理工畢業生成為市內外企業爭先招聘的“寵兒”。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畢業生葉偉新創辦了屬于自己的科技公司,現任執行董事,年薪約50萬元;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畢業生吳景輝任職深圳唐馬服裝有限公司的形象設計師、服裝督導,年薪30萬元以上;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鄔利雄在佛山市樂高貿易有限公司任職網絡運營經理,年薪20萬元以上……一個個活力青年走出河源理工學校校門,走向不同的技術崗位,實現人生價值。
“感恩母校,讓我收獲良多。這里學習氛圍濃厚,老師耐心教導,我在這里學到了技能。”鄺媛媛是河源理工學校2010級幼師班的畢業生,現任玖龍府誠信幼兒園園長,她說河源各大幼兒園的骨干力量很多畢業于河源理工學校,專業水平高、創新能力強、適應能力好,對此她感到很自豪。
近年來,根據社會、企業用人需求,該校調整專業設置,在培養方向上更加符合用人單位實際。其中在制造專業大類增加了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該專業還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新興產業;在第三產業大類增加了中餐烹飪專業,順應了我市深入實施“客家菜師傅工程”與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緊密結合起來的戰略發展目標。
拓寬升學渠道,實現夢想上大學
在今年高職高考中,河源理工學校2020級藝術教育專業部幼兒保育專業的劉思思、鄧歡2名同學通過了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的技能測試,被該校四年全日制本科錄取。自此,河源理工學校實現了自辦學以來全日制本科“零的突破”。2014級畢業生鄺小清通過自身努力,于2020年考上華南師范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據介紹,該校長期與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惠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合作開展中高職貫通培養工作,開通了“3+證書”高職高考、“自主對口招生”、高職專業學院、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銜接等多種提升學歷的平臺。
尤其是從2021年開始,該校對高職高考提出新目標,提出建設“沖本班”設想,以助力學生實現本科夢。其間,該校安排骨干教師隊伍專門負責學生基礎科目的教學和技能考證工作,以保障學生在文化課成績達標的情況下,以最大優勢被本科院校錄取。最終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該校高職高考實現了新的跨越:今年春季,該校共有1494名學生參加高職高考,上線率保持100%。值得一提的是,218名高考班學生中,本科上線人數67人,其中2名同學考上全日制本科。
“在河源理工學校學習的3年里,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掌握了專業技能,提升了社會責任心,還收獲了自信。”考上全日制本科的劉思思認為,正是學校為同學們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與升學路徑,讓他們實現大學夢。
適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就讀河源理工學校,不僅學知識、習技能,還擁有這么多的就業機會,升學渠道寬廣順暢,學生們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成就出彩人生。該校表示,接下來還將為學生鋪就更多的成才通道,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
■組稿/攝影:本報記者 鄒茹玉 通訊員 黃華添 邱澤浩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