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帕”不怕
中醫介紹如何緩解帕金森病癥狀
2024-04-12 16:28:0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專家介紹,中西醫結合治療帕金森病可以綜合發揮西醫藥物治療的快速有效和中醫藥治療的整體調理作用,實現緩解癥狀、延緩病情進展、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等目標。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孫林娟介紹,帕金森病表現為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和動作遲緩等運動癥狀即俗稱的“抖、僵、慢”,是其三大核心癥狀,非運動癥狀則包括睡眠障礙、焦慮、抑郁、嗅覺減退、便秘、智能減退、疼痛、麻木等。從中醫學角度來看,帕金森病屬于“顫病”“拘病”或“顫拘病”范疇,發病隱襲,病程較長,逐漸加重,難以逆轉。
“雖然帕金森病尚無法完全治愈,但中醫藥治療具有辨證論治、綜合調理的優勢,可以通過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改善患者的癥狀和生活質量。”孫林娟說,中醫藥治療還能減輕化學藥物副作用、延長藥物有效治療時間,從而對帕金森病患者的長期效果更佳。
通常,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采用多種手段,除了中藥、中成藥以外,中醫外治法的作用日益顯現。孫林娟舉例說,針刺治療對帕金森病伴有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效果較好;帕金森病伴排尿障礙者可以嘗試艾箱灸氣海穴、關元穴;帕金森病伴便秘者可用大黃粉貼敷神闕穴。
“中醫藥可用于帕金森病全程治療。”孫林娟說,帕金森病早期可在中藥治療的同時選用太極拳、五禽戲等中醫運動療法進行力量訓練;對于癥狀控制不滿意且病情影響工作生活的患者,在中醫藥治療基礎上,可根據“劑量滴定”原則合理使用抗帕金森病西藥;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可選擇深部腦刺激方法。
上一篇:硫酸阿托品是“近視神藥”?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